到头辛苦种地,收的粮食大部分都交了租子,剩下的根本不够吃。” 另一个妇女叹了口气。
杨玉环听着她们的话,心中一阵愤怒。她走上前去,问道:“大嫂们,这租子为什么这么重呢?”
一个妇女看了看她,说:“姑娘,你是外地人吧?这地主家的地,咱们百姓租来种,就得按他们定的规矩来。他们说多少租子,就得给多少,咱们哪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呀。”
杨玉环皱了皱眉头,又问:“那你们为什么不自己买地种呢?”
妇女们听了,都苦笑起来。“姑娘,买地得花多少钱呐,我们哪有那个本钱。而且,好地都被地主们占了,剩下的都是些贫瘠的地,种不出多少粮食。”
杨玉环心中明白,土地问题也是百姓生活困苦的一个重要原因。她暗暗记下,打算回去之后好好研究一下解决办法。
回到宫廷后,杨玉环茶不思饭不想,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些百姓们愁苦的面容。她决定先从农业生产入手,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于是,她立刻召集了朝中负责农业事务的官员,与他们商讨对策。
“诸位大人,本宫今日微服出宫,看到了民间百姓的生活疾苦。如今农业生产面临诸多问题,导致百姓收成不佳,生活困苦。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杨玉环神色凝重地说道。
一位官员皱着眉头说:“娘娘,这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太大,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而且,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灌溉不便,这也影响了庄稼的生长。就拿今年来说,好些地方因为缺水,庄稼都旱死了。可修缮水利设施,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谈何容易啊。”
杨玉环思考片刻,说道:“天气我们无法左右,但农田水利设施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朝廷应拨出专款,用于修缮和新建农田水利设施。同时,选派一些农业专家,到各地去指导百姓科学种植,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专家们可以研究一下,有没有更耐旱或者耐涝的种子,推广给百姓种植。另外,对于那些因为水利设施损坏而受灾严重的地区,朝廷可以先发放一些救济粮,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另一位官员提出:“娘娘,这选派农业专家下乡,费用不菲,而且专家数量有限,如何能覆盖到各地呢?”
杨玉环说道:“费用方面,朝廷可以想办法筹集。至于专家数量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在各地挑选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科学种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