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出战,也非常生气。
签下澶渊之盟,您也很无奈。
可回到东京后您发现,东京的百姓,乃至整个大宋的百姓,都在欢呼雀跃,都庆祝澶渊之盟的签订。
于是您心态就变了,您就真以为签澶渊之盟做得好。
老百姓并不懂那么多,他们只知道,从大唐中叶藩镇割据开始,中原就没安定过。
大宋建立后也一直在打仗。
老百姓不懂用长远的目光看未来,普通人只能看过去和当下。
这么多年以来,女人们看着她们的父辈上战场,无数人战死。
她们的丈夫也上战场,她们很多人因此成了寡妇。
她们的儿子也要上战场,生死未卜。
她们的孙子长大后还是要上战场。
男人们看着自己的父辈们上战场,自己也要上战场,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要上战场,不知何时马革裹尸。
老百姓已经不想再过这种生活了,老百姓厌战了,老百姓只想家人陪在身边,平安顺遂。
澶渊之盟签订,宋辽停战,大宋的男人们终于可以不用上战场了,女人们也不用每日为家里的男人提心吊胆。
他们终于和家人在一起过平安的日子了。
于是民间张灯结彩,老百姓欢呼雀跃,四处都在庆祝。
民间许多人都在说,殿下您不不愧是中原王朝百多年来第一个正统登基的皇帝,说有您是大宋之幸。
于是您飘了,您觉得自己真的功盖太祖太宗,于是才泰山封禅。”
“胡闹!”寇准和赵恒再次异口同声骂。
二十几岁,还在血气方刚年纪的赵恒,今天不知第几次骂自己了。
“老百姓不知道,难道殿下自己不知道吗?”寇准这个直性子,直接就指责赵恒了。
大宋的铁血宰相就是这脾气,寇准、王安石、章惇,都一个样,都不知道怂字怎么写。
历史上的寇准连皇帝太后都敢骂,何况此时的赵恒还只是太子,那更敢骂。
此时的赵恒也是少年气,见寇准瞪自己,他也瞪寇准。
“你不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吗?你都按着我上前线了,我不是也听你的穿上铠甲亲临战场了?我泰山封禅你怎么也没拦着?”
“殿下你这话什么意思,你这意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能大过皇帝?您泰山封禅,还怪我不拦着?”
“你能按着我上战场,为什么不能拦着我泰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