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寇准和赵恒都一脸的不可思议。
根据刘娥所描述的局势,宋军那是必胜的节奏。
那种情况,就算带着一群猪去打,也不可能输,宋军怎么可能还能打败仗?
这根本没道理。
“因为根本就没打。”
“他大爷,宋军优势如此之大,竟然不打?”寇准气得满脸通红,就差没跳起来了。
“对。”刘娥忍着怒火点头。
“寇参政和殿下,你俩带的先锋部队只有不足三千人。
宋军大部队,三十万将士,都在王超手中。
宋军先锋部队气势高涨之时,王超压着三十万大军拒绝出战。
殿下屡次传圣旨催促王超出战,寇参政您也多次命人叫王超出战,王超死活不出,假装没收到命令。
殿下和您见王超那边无回应,没办法,只好命人去和辽军议和,签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大宋给辽国岁币,两国停战。”
“岂有此理!!”赵恒和寇准异口同声,俩人都一副恨不得生吃了王超的表情。
“后来呢?回来之后处置王超了吗?宋军有没有再次出征,打垮辽国?
辽国的有生力量都被摧毁了,哪怕澶渊之战大宋没能乘胜追击,要是重新整军备战,再次出兵,还是能打垮辽军的吧!”寇准有些着急地问。
刘娥摇头。
“没有。
回来之后殿下将王超调任他处,后来还给王超升了官。
殿下还觉得签下澶渊之盟是莫大的功绩,于是泰山封禅了。”
“混账!”赵恒和寇准异口同声。
此时的赵恒,也不敢相信以后的自己竟然是那样的,所以他也骂自己。
历史上,赵恒一直到澶渊之盟之前都很有出息。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光义提升文臣的地位……
到了赵恒登基的时候,哪怕他继承了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理政偏向,也经常亲自去阅兵。
他并没放弃发展宋军。
赵恒还亲自考察和提拔了杨廷朗、荆嗣、魏能、田敏、石普等将领戍守边陲,并给予优待。
一直到亲临前线指挥澶渊之战之时,赵恒都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君王。
这一切,在澶渊之盟后,就变了。
“为何!我哪来的脸泰山封禅的?我这么不要脸?”赵恒再次骂自己。
“起初您知道王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