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本不立,人心浮动,社稷不安啊,皇长子吴王殿下,天资聪颖,仁孝宽厚,深肖陛下当年之风!且年已八岁,正宜早定名分,入主东宫,习学治国之道,陛下正值春秋鼎盛,然储位早定,方能安天下臣民之心,固我大明万世之基!”
“皇上,老臣恳请您,为江山社稷计,为祖宗基业计,速立吴王殿下为皇太子。老臣今日,便是拼着这把老骨头撞死在这奉天殿上,也要替大明列祖列宗,替天下苍生,问您一句:皇上,您还在犹豫什么啊?!”
他这一番话,说的是声嘶力竭,字字泣血,所有人都被胡滢这不顾一切的“死谏”震慑住了,连王直也一时语塞,怔怔地看着那个伏地痛哭、额头见血的老臣。
御座之上,朱祁镇都快憋不住了,暗道这老头真是人老成精,这演技要是放在后世那还不得是拿小金人的水平?
他身体微微前倾,装作眉头紧锁,眼神复杂地看着殿下叩首泣血的胡滢。
那眼神里,有“震惊”,有“痛心”,有“被逼无奈”的愠怒,甚至还有……“动容”。
他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节微微发白。
良久,朱祁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中居然还带着一种被“逼至墙角”无奈:
“胡爱卿……”他叹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又顿住了。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最后又落回胡滢身上,眼神深处,只有胡滢能读懂那里闪过的一丝极快、极隐蔽的赞赏和“时机正好”的锐利。
“唉……”朱祁镇又是长长叹息一声,“爱卿何至于此啊,何至于此啊!你乃四朝老臣,功在社稷,朕……朕岂忍见你如此自戕于殿前?”
随即,他看向身旁玉阶下侍立的侯宝:
“侯宝。”
“奴婢在。”侯宝赶紧躬身。
“将胡老尚书的奏折……呈上来。”
“遵旨。”侯宝小心翼翼地接过胡滢手中那本沾着点点血迹的奏折,又快步返回,恭敬地双手呈给皇帝。
朱祁镇接过奏折,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看了看武将一班。
英国公和成国公因为年事已高,如今退居二线,轻易不上朝,如今武将一班现在皆以樊忠这位四朝大将为首,如今他也是四十有余。
“皇上,臣也有本启奏。”樊忠出班,手捧一本奏折跪下道。
“臣,请皇上册立皇长子吴王殿下为我大明储君。”
还不等群臣反应过来,樊忠身后的李隆、杨洪、范广、王天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