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朝会。
内阁和六部将所需政务一一奏报完毕后,正等着皇帝退朝呢,就在这时,已经半隐半退许久没有上朝的原礼部尚书胡滢被两个壮硕的太监搀扶着从殿外走了进来。
“老臣胡滢,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胡滢看着已经老态龙钟,但此刻却是红光满面,中气十足,若不是他那一头白发,任谁都看不出这是一个年近八十的老头。
“哈哈哈,胡爱卿,快快请起。”朱祁镇对这个一路跟随自己走到现在的老臣还是很敬重的,虚抬一下手,命人给胡滢搬了个锦凳。
“皇上,老臣前来,是有天大的事儿要奏明皇上,咳咳咳……。”胡滢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似乎要说的事情很急,居然咳嗽了起来。
“胡爱卿不要急,慢慢说。”朱祁镇笑道。
胡滢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运了运气,这才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双手捧过头顶,郑重跪下又道:“臣,胡滢,请陛下册立皇长子,吴王殿下为我大明储君。”
“嗡……”大殿内,群臣一阵骚动,有惊讶、有幸福、有错愕,更有……
“胡滢老儿!”闻言,王直须发皆张,几乎要冲出班列,心中对这个老胡头破口大骂,“你又擅作主张,上次你就如此莽撞,不顾朝廷体统,强谏立储,搅扰圣心,皇帝念你年老功高,未予深究。如今你半截身子都入土了,怎地还如此不识大体,又来搅动朝堂风云,立储乃国之根本,当由圣心独断,群臣共议,岂容你一介致仕老臣置喙,你这是要陷陛下于不义吗?”
支持立储的官员面露喜色,觉得胡老尚书虽老迈却依旧敢言,是国之柱石;反对者或认为时机未到,或另有心思的,则纷纷摇头叹息,更有甚者指责胡滢逾矩、僭越、扰乱朝纲。
一时间,奉天殿上唾沫横飞,争论不休,矛头指向了跪在中央、白发苍苍的胡滢。
胡滢仿佛没听到周围的指责,只是梗着脖子,带着一种豁出一切的表情大声道:“皇上啊,皇上!”
他砰砰砰地磕起了头,几下之后,额头处就显出一片刺目的红印。
“老臣自知罪该万死,老臣知道此举僭越,不合礼法,但老臣不能不说啊,臣这把老骨头,已是风烛残年,黄土埋颈,随时可能去见了太祖高皇帝和列祖列宗,皇上,老臣在九泉之下,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如何面对太宗皇帝、仁宗皇帝、先帝啊!”
说罢,他猛地抬起头,直直望向御座上的朱祁镇:
“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