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沥一行离开陕北,进入宣府、大同等边镇地区。
旱情稍缓,但边地的肃杀和另一种“疾苦”却又扑面而来。
朱见沥印象中的卫所,应该是旌旗招展,兵甲鲜明,将士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保家卫国。
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却大相径庭。
宣府镇外一处屯堡。
虽然早在十年前他的父皇早就进行了卫所制改革,卫所下辖的屯田全部发卖给了周边的百姓和裁汰下来的老弱。
而卫所所需的粮草,全部由朝廷拨付,根本不需要地方负担。
可朱见沥看到的是:大片良田居然被圈占了,还插着“千户所”、“百户所”的牌子,田里劳作的多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普通农户(以前军户或佃户),监工的是几个穿着还算齐整鸳鸯战袄、挎着腰刀的军汉,态度倨傲,动辄呵斥鞭打。
“那些田,不是百姓的田地吗?怎么看起来像是……”朱见沥问于谦。
于谦脸色铁青:“殿下,此乃积弊!虽然早就发卖给了百姓,实则卫所军官却私下里控制着他们。强占膏腴之地,役使之前的军户、甚至强征民户为其耕作,形同农奴!产出大半入了军官私囊,农人所得微薄,甚至不足以糊口!”
朱见沥看到一个老农因动作稍慢,被监工的军汉一脚踹倒在地,鞭子随即抽下,老农哀嚎连连。
在大同通往关外的要道上,他们甚至亲眼目睹了更荒诞的一幕。
一队行商的驼马队伍被一小队卫所兵拦下。
领头的小旗官斜挎着腰刀,吊儿郎当呵斥道:“站住,行商凭证拿出来,货物查验!”
行商头领陪着笑,递上凭证和一小锭银子:“军爷辛苦,一点茶水钱,行个方便?”
那小旗掂了掂银子,撇撇嘴:“就特么这点?你打发叫花子呢?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大同边墙!鞑子说来就来,爷们儿在这守着,风吹日晒的保你们平安,这点意思够塞牙缝吗?”
行商头领苦着脸,又摸出一锭稍大的银子递了上去。
小旗这才满意地挥挥手:“算你识相,走吧走吧,以后学机灵点!”
汤杰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娘的,这比土匪还利索,边军不防鞑子,改行收买路钱了?!”
于谦冷哼一声:“何止买路钱,走私夹带、敲诈商旅、甚至与边外部落暗中交易,此等败类,蛀空边墙,败坏军纪,其罪当诛!”
“皇上都把鞑靼兀良哈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