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榆林不过两日,朱见沥就敏锐地察觉到一个比旱灾更让他困惑的问题:驿站。
大明驿站系统,号称“星罗棋布,脉络天下”,他是这个帝国传递政令、运转官员、运输物资的动脉。
朱祁镇派他们出来,持着勘合(官方通行证),理论上应该一路畅通,享受驿站提供的食宿、车马服务。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
他们抵达的第一个驿站叫“清水驿”,名字挺美,实际情况却让朱见沥大跌眼镜。
驿站不大,房舍破旧。
驿丞是个干瘦老头,穿着浆洗得发白的旧袍子,满脸愁苦。
验过勘合,态度恭敬得近乎卑微,但提供的饭食……清汤寡水,几块硬得能硌掉牙的黑面饼子,一盘不知名的野菜,连点油星都没有。
拉车的驿马也是老弱不堪,跑起来一步三晃。
汤杰当场就火了,一拍桌子:“老倌儿,你这打发叫花子呢?我们公子爷金枝玉叶,就吃这个?还有这马,是它拉车,还是我们拉他?耽误了行程你担待得起?”
驿丞吓的噗通一下就跪下了,磕头如捣蒜:“军爷息怒,军爷息怒啊!不是小的不尽心,实在是……实在是本驿艰难啊!”
“艰难?”于谦冷声问道,“朝廷每年拨付驿站钱粮,车马人夫皆有定例,何来艰难一说?”
驿丞抬起一张苦瓜脸,眼泪都快下来了:“回大人的话……朝廷拨的……是拨了,可……可发到小的手里的,十成里能剩下三四成……就烧高香了,层层克扣,‘漂没’、‘折色’、‘火耗’……名目多着呢!上头说今年歉收,粮秣折银,银子到手就缩水一大截啊,这点银子,要养马,要养人,要修葺房舍,还要应付过往上官的‘常例’……小的……小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说着,他指了指院子里几个同样面黄肌瘦、穿着破旧号服的驿卒:“大爷,您看看他们,小的都欠了他们三个月的饷了,马料也是有一顿没一顿……”
“就连……就连您这顿饭食,还是我们几个凑的最后十文钱买来的……”驿丞越说声音越小。
朱见沥听得一愣一愣的。
“漂没”、“折色”、“火耗”、“常例”……这些词儿他在于谦的课上听过,但亲眼看到它们如何把一个驿站榨干,感受截然不同。
他好奇地问:“那……驿卒们怎么活?”
驿丞苦笑一声,压低了声音:“公子爷,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有的胆子小的,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