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驿站周边开点荒地,种点菜,贴补口粮。”
“胆子大点的……唉,只能对过往的不那么紧要的官员,或者行商脚夫……稍微‘意思意思’,收点‘辛苦钱’、‘茶水钱’……要不,真得饿死。至于周边的村子……”
他声音更低,“驿站要柴火、要草料、要修房子的土坯……哪样不得靠村里?官面上那点‘摊派’根本不够,底下人……底下人难免会多‘征’那么一点点,然后拿去倒卖,换了钱粮……”
朱见沥恍然大悟!
难怪一路过来,看到驿站附近的村落似乎格外破败,原来这驿站的负担,最终像吸血的水蛭,一层层转嫁到了最底层的百姓身上!
这哪里是朝廷的驿站,分明是架在百姓脖子上的一把钝刀子!
汤杰听得鼻子都气歪了:“他娘的,合着你们穷疯了,连老子这种正经持勘合办差的,都敢糊弄?”
驿丞吓得又是一哆嗦:“不敢不敢,军爷您这勘合是兵部的,小的哪敢怠慢!只是……只是实在拿不出更好的了……”
离开清水驿,朱见沥在本子上记下了:“驿站一弊:钱粮克扣,驿卒困苦,勒索行旅,加派乡里。”
接下来的行程,朱见沥留了心眼。
每到一处驿站,他不仅观察食宿条件,还悄悄留意驿卒的衣着神态,观察驿站附近的村落情况,甚至让汤杰手下的护卫装作普通行商去“打尖”,试探驿卒的态度。
结果触目惊心。
条件稍好的驿站,驿丞驿卒油滑世故,对持勘合的高官殷勤备至,对无甚背景的小官则明显敷衍,对行商更是雁过拔毛,“茶水费”、“马槽费”、“引路费”名目繁多。
条件差的驿站,如清水驿一般,一片破败,驿卒面有菜色,对谁都透着股麻木和隐隐的怨气。
而驿站周边的村落,大多比普通村子更显困顿,村民谈起驿站,眼神躲闪,敢怒不敢言。
……
“于师傅,你管过兵部,我大明驿站一直如此吗?”晚上,吃过晚饭,朱见沥回到房中,皱着小眉头问道。
于谦看了看朱见沥那双充满疑惑的眼睛,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一旁的汤杰斜眼看了一眼于谦,随即对朱见沥笑道:“殿下,您也不必如此忧心,这只是陕北一带个别情况,回头末将给皇上上一道奏折即可。”
于谦瞪了一眼汤杰:“只怕奏折一到,又是人头滚滚!”
“现在不杀绝贪官,难道还要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