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众人离开,小院再一次变得空荡寂静,檐雨点点滴下,声音四处回荡。一阵夜风轻轻拂过,门扉吱呀作响。
一切又恢复了原本的样子,一如以往的成千上万个日日夜夜。
唐寅心里也空落落的,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留给他的只有无限的叹息。
“清清何惨戚,旧瓦檐雨滴,风吹门扉响,过堂萦梁疾。一切都如往常,可却都已大不相同……”
“残春病夏雨,彻夜漫孤清。
友人星月散,难续旧时情。”
随口而成诗,他并无多少喜悦和成就感,心中只充斥着热闹后陡然静寂的落没。
搬了把凳子坐在门口,背靠门框,他望向未知的远方怔怔出神。片刻后再度开口:
“苔痕沿阶上,帘帷漫彻长。
晚春三月柳,黄昏风过堂。
燕巢何新筑?庭院锁旧塘。
炊烟孤袅袅,不见儿孙郎。
离别生死苦,万古两茫茫!
梭织在邻户,机杼声声响。
儿女膝前侍,笑啼过门墙。
众友悯余苦,时时勤探望。
无报空念好,泪眼婆娑忙。
怜月孤星聚,夜罩吴门江。
千秋空无计,光阴虚张惶?
他生待来日,吾生待何方!
可惜啊,没能早点把这首诗完成,他们就已经走了,现在只有这满园的夜风残花,只能一人在此自吟自赏了。”
……
翌日,众人天还未亮就早早起床,出发去寒山寺进香。
出门往西,穿城门,过枫桥,众人就见到了寒山寺。
寒山寺也叫枫桥寺,又叫普明禅寺。其始建于南朝,因高僧普明禅师圆寂后葬于枫桥,遂修灵塔以纪。
唐代高僧希迁法师又至此建庙,寒山拾得两位高僧也曾在此处修行并任主持,遂得名寒山寺。
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寒山寺名声大噪,进入了无数读书人的视野。
寒山寺听钟,是僧人的修行,是百姓乐闻的太平,是读书人魂梦中的牵萦——这是纯粹的宁静。
改朝换元,寺庙不免被摧残,太平时节,亦数次有人主持重修,比如洪武年间就曾重修过一回。
因此众人此时所见,都不是太古的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