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借鉴李世民丝绸之路的成功,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北伐上。
准备先打通大明与西域的贸易获得财富,再以此用来反哺国家财政。
但越做事,越忙碌,朱棣反而越茫然。
就像这样,
陆地上可以进行贸易,难道海上不可能进行贸易吗?
郑和在一旁提醒道:“掌柜的,你这话说的不对啊,丝绸之路经过几百年的贸易,已经很完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海上丝绸之路自洪武帝海禁以来,已经彻底断绝。”
“大明如果想要下西洋获取财富,前提是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开辟航道,完善贸易路线最后才能获利。”
朱棣一怔,对啊。
赚钱的前提是先将地基打好。
陈羽笑着说道:“不用那么麻烦,哪个国家的哪个地方有财富有资源,我门清。”
郑和一脸不相信。
“就比如这里,倭国,在你们印象中那个国家是一个又穷发展又落后的国家。”陈羽指着草图上大明下方的岛国说道。
朱棣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陈羽在岛国上画了一个圈。
随后笑着说道:“这个圈里的财富就不一般,有着非常庞大的银山。”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朱棣摆了摆手表示不相信。
倭国给朱棣感觉就是非常能算计。
为了逃避关税,脸都不要了来拍他这个皇帝马屁。
然后就是卖惨。
说倭国如何如何贫瘠,货物来一趟如何如何不容易……
朱棣根本不想跟他们这些看着像小孩子一样的国民计较。
于是减免了倭国的关税。
但是倭国有这样庞大的银山的话,完全没必要这样装穷啊。
陈羽指着其中一个圈内的银矿,坚定的说道:“单的不说,就说这一个银山,含银超亿两,总量达到百万吨……。”
倭国虽然是一个岛国,但是国土上却有着占世界30%多的白银储备。
朱棣看着陈羽眼中坚定的眼神,想起姚广孝说的陈羽精通屠龙术。
可观测一个国家的气运!
难道陈羽说的这一切是真的。
朱棣沉默了,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的敲击起来。
大明一年赋税才不过三千万两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