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机继续往上面加垂尾吧?轰炸机运输机是低速飞机还好说,在战斗机上无疑是不能这么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n
高振东听见这个问题,丝毫不带犹豫的:“有两个方案,一个复杂难度大效果好,一个简单效果差点但是能用,选哪个?”
\n
和高总工说事儿就是这么幸福,他不但能解决问题,甚至还能给你选择,在工程应用上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
\n
西南所的同志笑了起来:“高总工,您就别开我玩笑了,你知道的,我们当然是都想听,至于选哪个,后面再说。”
\n
高振东也觉得自己问了一句废话,笑了起来:“前者嘛,就是类似鸭翼一样,搞全动垂尾,但是相比全动鸭翼和全动平尾,全动垂尾要复杂、困难得多。”
\n
整个垂尾都动起来了,带来的控制效率自然大大提升,但是这东西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n
鸭翼的对称性更好、相互气流干扰小,对气动和飞控的要求小一些,而且鸭翼个头小一些,转动点要承受的力更小,总体自然比垂尾简单一点。
\n
全动平尾也类似,它比全动鸭翼还要简单,因为已经不用考虑对后方机体带来的影响了,它已经在最后面。
\n
但是全动垂尾几乎是把所有的麻烦都集中到了一起,实际上全世界真正在高机动、高速战斗机上用上了全动垂尾的也没几家。
\n
说得难听点,技术不过关的,飞机飞起来之后稍微做个动作,一阵风就把垂尾吹飞出去了。
\n
西南所的同志们也心里有数,这个东西不是现在能搞得定的:“这个有点太超前了,估计还得缓缓,那另外一个是?”
\n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个简单,你们把垂尾后缘的后掠角做小一点嘛,实在不行,垂直乃至前掠也是可以考虑的嘛。”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