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可发展的科学体系!”
\n
廖启闻言,即刻应道:“陛下英明!臣定当全力以赴,将工匠学堂与炮兵学堂之事办好,不负陛下所托!”
\n
火炮的革新,不仅是武器的升级,更是军工体系的重塑。而当这一体系真正建立之时,整个大明的军力,都将因此焕然一新!
\n
朱慈烺负手而立,目光沉稳地扫视着眼前的一众工匠与炮兵军官。他深知,这些人心中未必有十足的信心,他们的行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n
因此,他的语气既严肃又不失耐心,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缓缓说道:
\n
“这些工艺、数据,务必要一一校对,不能有半点疏忽。若是发现几本书籍之间的记载有所矛盾,莫要凭主观猜测,实验才是唯一的准绳。哪怕某个实验结果符合预期,也绝不能只做一次,必须反复验证,多次试验,确保结论真实可靠。误差并不可怕,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便是正常的。至于银钱和材料,若是不够,尽管申请增加预算,你们在这里每多一分钱,战场上我们的将士便能多一分胜算。只要能提升我大明军队的战力,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n
这番话一出,众工匠和炮兵军官心头一震。自古以来,工匠的地位不高,许多技术革新往往受限于经费、人手和统治者的重视程度。而今,皇帝亲口承诺,无需吝惜银钱,只求精准与实效,这无疑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n
朱慈烺见众人神色间已有所触动,微微颔首,稍作沉吟,继续说道:
\n
“你们的职责,不仅仅是铸炮、试炮,更重要的,是整理、总结、继承那些书籍中的理论,并结合实际实验进行补充和修正。最终,要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火炮体系,使大明在铸炮、用炮、操炮、布炮等各方面都建立起一整套科学、严谨的作战体系。这些成果,将不仅仅是纸面上的理论,而是要落到实处,交由工匠学习改进,交给炮兵训练掌握,让我们的火器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