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n
当日下午,镇江校场,数千士卒列阵完毕,双方分为攻守两方,演练正式开始。朱慈烺负手立于高台之上,目光锐利如刀。
\n
军阵的构建,不仅仅是兵员的堆砌,更是对战术细节的极致考量。火枪兵所使用的武器类型、射速快慢、有效射程的长短、士兵之间的间隔如何布置,以及火枪兵与长枪兵的比例,这些都直接决定了方阵的编制模式,也关乎战阵的整体防御能力与兵力运用的最优解。
\n
若是火枪兵之间的站位过密,则在敌军骑兵冲击时容易遭受过度杀伤;若是间距过大,则难以形成高效的火力网。同样,若是火枪兵数量不足,则在远程对射时易处于劣势;若是过多,则方阵在近战中的支撑力会大大削弱。因此,这些细节上的平衡,才是构建一支真正能适应战场的军阵的关键所在。
\n
今日,朱慈烺亲临战场,观摩两支大军的联合演练。军容肃整,战阵调度有序,方阵在攻守之间的转换流畅而稳健,他对此颇为满意。
\n
然而,光有阵型的完备还不够,真正的战场上,敌军不会按部就班地配合演练,军阵的实战运用必须经受最严格的考验。在这众多军事建设之中,朱慈烺最为关注的,依旧是火炮的进展。
\n
检阅完大军的训练后,他随即乘船回到南京,巡视那里的火炮工坊。火炮,作为当下战场上最具决定性的武器之一,其产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大明军队在未来战役中的作战能力。
\n
澳门的葡萄牙人,受大明军事实力的震慑以及贸易利益的吸引,早已做出了妥协,不仅在军械交易上与大明展开合作,就连澳门造炮厂也已被大明所实际掌控。
\n
尽管如此,这座造炮厂的产量仍然难以满足日益膨胀的大军需求。更何况,澳门地处珠江口,位置偏远,倘若外敌来犯,局势难料;再加上葡萄牙人终究是外邦势力,朱慈烺对他们始终抱有戒心。
\n
正因如此,朱慈烺早在几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