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在这个时代,单一兵种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单靠刀剑弓弩,已然不足以应对强敌环伺的局面。只有合理组合兵种,形成互补,才能确保军队在战场上的绝对优势。因此,朱慈烺才会如此坚决地命令参谋部着手优化军队编制,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n
他深知,明军必须强化火器运用,打造以鸳鸯阵为核心的精锐兵团,使长枪、火枪、四磅炮形成协同作战体系。而李霄林麾下的军队,同样需要进行这种调整,以便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事。
\n
朱慈烺微微侧身,目光落在张煌言身上,语气沉稳而不失锐利地问道:
\n
“张煌言,这些兵马除了沿袭以往的操练之法,可是还增加了参谋部的新练兵法?朕方才观察了一番,军阵在转进冲杀之间,似乎比以往更为迅捷,阵型变化亦更为流畅。速度提升了不少,可士卒却并未因此而乱了阵脚。此乃日积月累的训练所致,还是操练方式有所革新?”
\n
张煌言闻言,立刻拱手抱拳,恭敬答道:
\n
“陛下,这二者皆有,然主要还是操练之法改进的原故。这段时间,参谋部广泛征求各级将官的意见,结合他们的实战经验,对训练体系进行了系统优化。尤其是旗队长、百总、把总等中下层军官,他们长期在士卒之中,对士兵的优劣了然于心,因此提出了不少极具实用价值的建议。其中有些调整,甚至让属下都感到耳目一新,足见这些军官对战场局势的敏锐洞察。”
\n
朱慈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缓缓说道:“哈哈哈,看来他们的建议,让你也有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些年来,朕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军队的战斗力不断精进,而不被固有的思维所束缚。
\n
事实证明,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充分调动这些基层军官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训练改革之中。军队等级森严,朕身居庙堂之高,终究与士卒相隔甚远。若不倾听这些最贴近战场之人的声音,许多战术调整便容易流于纸面,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