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品,不仅能满足东南亚市场的需求,还能进一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并为大量剩余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使工商业的繁荣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
\n
然而,政策的执行需要巧妙布局,不能直接以朝廷的名义推行,否则不仅会引起海外势力的戒备,还可能引发海商团体的不满。因此,这一系列条例的实施,表面上是由官方背景的贸易公司牵头推进,实际上却是大明王朝在背后操控的结果。
\n
张名振等人虽贵为朝廷倚重的海商,但他们并无直接决策权,只能在政策框架下执行命令。对于沿海各大商会而言,他们或许心有不甘,但面对朝廷的强势推行,也只能被迫接受,在大明主导的贸易秩序下寻求新的生存之道。
\n
这一整套政策的推进,既是大明经济战略的核心,也是朱慈烺巩固海外统治的关键手段。通过对市场的精准掌控,他不仅让大明在贸易战中占据优势,还借此牢牢拢住了海外华人群体的向心力,使他们从利益上深深绑定于大明的国运之中。
\n
在这一体系的推动下,大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其海上影响力,一个全新的全球贸易格局,正在朱慈烺的筹谋之下逐步成形。这正是商业公司与官方机构相互独立所带来的优势之一。
\n
如此一来,李霄林与张名振既能顺理成章地获得大明各地水师的支持,又能暗中扶持海盗势力,在错综复杂的东南海域中游刃有余地周旋。
\n
他们不仅能在日本人、南洋诸国、台岛汉民、荷兰人、西班牙人以及地方土著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更能审时度势,共同探讨如何应对那些阻碍大明海上贸易发展的政策,以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n
如今,各地的海贸集团虽仍以地方商贾的资本为主体,但随着朝堂上诸多重臣纷纷入股,局势已悄然发生变化。陈福、张煌言、李邦华等朝廷要员,甚至包括部份重要将领,均已出资组建不同的投资基金,并以基金形式参股,确保自身在海贸版图中的话语权。
\n
同时,地方上亦有堡寨势力和商人团体纷纷加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