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智的点化,给他带来激昂的勇气和奋进的信心。
从老东家透出的那种复杂难看的表情里,似乎对这位传承古代医药学并使其发扬光大,来自远代的李家圣祖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对他倾心窣窣产生了些许怀疑。以往尽管他没有双手合一跪地做出虔敬示衷的举态,但是盯着圣祖那种那股虔诚的眼神足以感动神灵。如果说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忠诚的信徒,那么他秉承的信念也是永远做一个治病救人善良的人。深受李家祖训的教诲,甚至把“性本是德厚仁深,深仁厚德是本性”当做不断练笔的条幅视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谁知这种确凿无疑的理念竟变成被人肆虐可笑的话柄。如今彻底颠覆了秉承以往信念的心里,单单依靠治病是救不了人的,需要医治人们肌体里病痛的良药远远不是先祖手里拿的那颗灵草。
老东家的启蒙教育不是在私塾先生的戒尺下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开始的,是在这个后庭比私塾先生还要严厉的父亲教的汤头歌和脉决歌开始的。同样在他儿子很小的时候他把祖上的衣钵传到了李明义的身上,从李明义善学善记的特长上他确认利民堂以后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相信李明义一定不会愧于李家悬壶济世衣钵的传承。如今想来也变成使人可笑的话柄。
***
“当家的,趁热吃吧,面里加了你平时爱吃的麻油。只有吃饱了,才有精气神去想事情。”老夫人端着一碗热气飘香的细丝面走了进来,轻轻放在老东家面前的桌上,小声地说。
利民堂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从不管东家称呼老爷,即使远上前几代都称呼带有责任感的东家。东家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除了有客人需要特殊招待,从来不另起小灶,显然这天老夫人是破了规矩给老东家单独做了一碗细丝面。一来老东家没有那些年轻伙计一样的胃口,二来小麦粉实在少得可怜,再有老东家肩负着所有人的希望,再不另外补充营养身体明显有些吃不消。所有借口都源于老夫人对老东家一路携手走过的恩爱深情。老夫人甚至早就想过像别人那样把能打发的伙计给打发了。她顾及的不是坐吃山空的财产,这个时候再多的财产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把财产用到该用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老夫人怕的是人多口杂哪天惹来祸事。当她看到那些年轻忠实能干的伙计被派出另有用场便默默地支持老东家的决定。老夫人自进了李家门便对老东家称呼“当家的”,从她一言一行惟命是从的神态里,很容易使人理解三从四德的伦理纲常给女人的命运带来多大的影响。从迈进李家的那天起,在她心里老东家就是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