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及时更换鸭绒椅垫跟靠背,其他事事也想得周到。老东家在读书中对晨昭晚夕的时光变得越来越吝啬,不是他年岁变老,是事态的严峻再也不能使人心里有片刻的安宁。
人们叫他老东家是发自诚心的尊敬,其实他不过五十几岁的年纪,按着人的寿命和年齿远远谈不到老的程度。老东家整天穿着上下全白的家织粗布衣服,褂子是对襟盘扣。跟现在的医生大夫穿的白大褂不是一个意义,白色的衣服是容不得脏的,有点脏东西明显就能看出来,老东家受不了身上的污垢,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老东家以前蓄着长长的胡子,长长的胡须给人一种医道精湛老练的印象。倭寇来到海连湾老东家把胡子剪掉了,头发变白的速度比身体瘦下去的速度还要快。有人说老东家似乎也病了,病情使他体貌变得没了笑容,多了忧愁。悬壶济世一生,不知救治了多少人的病痛,真正等他遇到病痛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能医治得了。每天早晨起来坐在古铜色的木椅上,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就像精疲力竭的人一点点简单的行动对于他来说都变成了很艰难的事。有人说造成老东家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严重缺乏营养,就像坐观修道的道士一样,有时候一两天都不吃一顿饭,水也喝得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肠胃对饮食也失去了兴趣。身体里的能量勉强的支撑他活下去。他依然坚持不让别人来伺候,以示证明他还在好好地活着。只要他还静静地坐在那里,利民堂的生意就照常经营。尽管求医问诊的人越来越少(并不是人们的身体里没有了病痛,而是病痛到了不知该从哪里先治起,身体里的病痛已经失去救治的必要。)
有时他盯着墙中央的《山人灵草图》呆呆看上许久,这图到底是怎样的来历老东家也说不清楚,他出生的时候就一直挂在那里,甚至他父亲小的时候也一直是这个样子。没有任何落款的图画到底出自哪个朝代的名家的手笔也同样说不清楚,甚至开创利民堂的李家祖先跟图里的山人是不是一脉相承同样没有任何佐证可以证实。这一切对于利民堂来说都不重要。在传承和发扬古代医药学的基础上,花费了一生的辛苦和心智为人类留下一部纵穿古今的药典,绝不仅仅给姓氏宗族带来荣耀,因此李氏的后代也没有必要借助这种荣耀来光大自己的门楣。图画里衣衫褴褛赤着脚沾满泥土年轻时期的先人手里拿着一根灵草,露出了一脸祥和的微笑,为了手里的这棵灵草不知踏遍了多少山川,任何的艰辛和苦难都是为了脸上的一抹微笑。当老东家遇到生活跟经营难以解脱的困惑时,总是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图画,画里的人似乎给他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