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把父辈对家乡思念的情怀找个知心的人来倾诉?一连串的疑问在傅铭宇心里不停起伏,不能不使他慎重对待。尽管跟他有过几次的接触,表面印象算得上是个正直的人,仅凭这些就把他认为可以信赖的朋友显然太唐突。作为一个党员带领队伍出国完成合同任务,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对他个人信任那么简单。既干出优质工程又不出任何差错,看似简单的目标实现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无论是在哪里跟人打交道是总是难事,特别是跟陌生人接触更需要多加一层防范戒备的心理。谁也不能确定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坏人有时伪装得比好人更像好人。确切的说从入党的那天起,傅铭宇就加重了心里早有的防范意识,一个人可以头脑愚钝,可以做事没有效率,甚至可以犯些小的错误,只要不给别人带来人身伤害都是情理之中。但绝不可能犯下泄露秘密或者为别人泄密而获得利益。并非夸大其词,这样的事儿并非离自己很遥远,别说自己不了解的人,即使最亲密的人,谁又能知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当的。自己的错误不知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会干出多大的祸事来。出卖国家的人就像出卖自己的父母一样,似乎连做人的资格都不能了。虽说并非初来识荆,绝无友朋深交之意。保守秘密首先是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无关紧要的话题都会成为泄密的导引。在不知对方需要什么信息的时候,最好什么都不要去说,一旦被牵扯出话头,会有意无意地套出在你认为不是秘密的秘密。“来的之前这里没出现过自己的影子,走的时候依然不留下任何痕迹。”算是对自己的忠告吧。有时,不仅需要铁的意志,更不可缺少丝毫不谬的辨识。对待朋友热枕不是诟病,不辨好坏轻易相信别人,被别人利用可不是简单地品质问题。如果说他认为邀约的人在外交场合还值得交往的话,那是因为前几次的接触无可挑剔的真诚没有使他的怀疑引起任何警觉,或者说人家根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纯粹的好人。自己的多疑倒显得不够厚道。如果是那样再好不过,谁不愿意以真诚对真诚换来友谊双赢的结果。
正因为上面的考虑,傅铭宇故意把邀约时间往后推迟了一天,并非对忠诚失去信任而爽约,记忆里他可没说明天就要见面的。同样的心理,他从SK营地出发的时候并没给对方打过招呼,心里甚至想他有事忙得抽不出身而放弃这次邀约,那样就不必担心纯洁的灵魂有可能受到玷污的忧虑,不必为信誉承担不忠抱歉的愧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那边传来了“您好”的应答时。这边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