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成了海连湾街头巷议的奇闻。又受老东家因材施教,年岁少,医道却显精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明义对中医书籍天生的禀赋让那些满清遗留下来的读书人感到羞愧无颜,曾几何时,在试图通过科举改变命运读书人的眼里,像《黄帝内经》之类的古典书籍并不如流。凡跟科举无关的书籍都无关紧要,在他们眼里科举是把人引向富贵最捷径的路子。就像一根干枯得没有一点水分的藤蔓,无数的人死死抓着努力向上攀,藤蔓牢不牢靠,能不能上得去,不重要,重要的是还有一根藤蔓抓着,心里多少还有一点希望。在那些人心里,解救别人永远没有解救自己重要。学习知识固然不是坏事,但学到知识起不到任何实用价值,反倒不如不学。多年苦攻与富贵无缘,倒成了人们的笑料。到头来连种地打鱼的人都看不起那些死啃书本的读书人。在他们看来读书把脑子都读傻了,社会动乱,科举制度早已经废了,读书还有什么用,倒不如抡起胳膊甩开膀子真刀真枪踏踏实实的去谋生活,谁挡住了我们的活路就跟谁拼下去,毕竟无论在哪个时代想法活下去才是头等大事。
尽管海连湾还没有糟乱到使人无法生活的地步,但外面一股股暴戾的邪风已经让人们心里感到不安,担心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还能不能继续下去。
西山脚下的利民堂显得比以前人多了起来,很多的人不是为了看病,是来打听消息的。穿着自家女人纺线、织布、亲手缝制的对襟白褂的老伙计,尽管还在跑里跑外照常的忙活着,人们发现他变得闷头门脑像憋着一股气,跟以前比起来话更少了。越是这样,人们越是以为他一定得到了确切消息,想跟唠叨几句的心理变得更急切。
人们心里之所以有更多的疑惑,是他门根本不相信战争会发生,根本不相信从没招惹的日本会平白无辜的侵略到中国来,更不相信会打到海连湾来。在这些老实巴交人的心里,自己没去招惹别人,别人就不会来招惹自己。他们心里总抱着一个可笑的想法,认为这就是天理,人怎么能胡乱做出违背天理的事来。
“有啥消息老早说出来,大家也好早点做准备,既然连你都知道了,还算啥秘密。”
“我一直没离开过利民堂,哪里知道啥消息?”如果再问老伙计,就恼了,“小鬼子都打到中国来了,你去准备吧。”
“我问的不是这个,问的是打没打到海连湾。”
其实老伙计啥消息也不知道,心里郁闷是因为,人家过着好好的日子,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