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书法也是他们谋生的必需品。
\n
等后来切割机更新迭代,开模工具也越来越多,父亲意识到做传统墓碑已经没多少利润了。
\n
他开了石雕厂,从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石材,也重金聘请了其他地方的工匠开启了神像制造。
\n
卢椋刚会走路没多久就开始学着爬脚手架,偶尔会坐在大佛还没有雕上衣裳的半成品石材上睡觉。
\n
她和石头一起长大,性格像妈妈一样外放。
\n
青春期的同学都为了恋爱郁郁寡欢,她拎着切割机满场子跑,对朋友说那个男的如果欺负你,我就把他割成肉条。
\n
她在外名声不佳,骨子里带着和她妈一脉相承的血腥。
\n
但她妈是电工的孩子,用电锯炉火纯青,到卢椋这里推陈出新,这些大型器具都包会的。
\n
卢椋的奶奶不识字,跟了墓碑工匠爷爷也学着看以前的古籍。
\n
等卢椋的长大,识字越来越多,她看的东西也很多。
\n
千百年流传的石窟遗迹全是登仙的幻梦,反而显得拘泥于性别的感情太过设限。
\n
卢椋扫过地上和刚才滚落的奖杯放在一起的另一个奖杯。
\n
金奖和银奖,写着孙飘萍和李栖人。
\n
“她们是一对?”
\n
孙捡恩的:“不知道。”
\n
她捡起地上几十年前的奖杯,她生母的遗物和养母的遗物堆在一起,几乎塞满了她的行李箱。
\n
很小就寄宿群居的孙捡恩反而没多少自己的东西,衣服卷成一团可怜兮兮地挤在角落。
\n
女孩否认的时候长发飞扬,又带着几分不确定,“她们不是或者是,影响葬在一起吗?”
\n
她对墓碑没什么概念,李栖人从不带她参加这些悼念活动。
\n
清明节对孙捡恩是古诗文必备的那一句,可能还要吃点节气的食物。
\n
老师会给舞蹈生发一盒青团,又叮嘱她们要节制。
\n
她们的专业注定对身材有严格要求,从懂事开始就必须学会抑制欲望。
\n
“那倒也没有。”
\n
桌上有酒店送的果盘,卢椋吃了一颗圣女果,点着手机上的墓碑照片。
\n
“长辈总是忌讳这个那个,”她说话不会说满,总会留一丝余地,“如果你能做主,也不差钱,我都可以。”
\n
孙捡恩:“你很缺钱吗?”
\n
卢椋笑了笑:“什么人能不缺钱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