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转射机经过修理有一部能用,其余全都糟烂得不成样子谁都没办法修复。
沟底堡只有南向一个出入口,想要进入沟底堡就必须绕行整条C字路,从南部台地的缓坡发起攻击。原本的木质城门在半个世纪之前彻底腐朽,后人也没再恢复,现在就剩下空荡荡的城门洞。不修复城门自然有他的道理,不需要和任何人解释,敌人不计伤亡冲到缓坡自然明白为啥没恢复城门,因为夹道堡的存在,沟底堡完全不需要城门。
沟底堡与夹道堡相隔一箭距离,两座堡垒就如同双子城一般夹住太行陉主路,因此这一段路又名夹道,所谓夹道堡就是卡住这条路的意思。敌军想要仰攻缓坡整个后背便暴露在夹道堡面前,如果攻击夹道堡也要顶着沟底堡从背后发起的打击。
从北向南打难度很大,从南向北打同样不容易,河内方向攻击天井关首先要突破碗子城,现在的碗子城不是后世那般的要塞,靠堆人命打下来很容易。困难在于之后的夹道堡,与北侧隘口一样两边峭壁上也有烽燧,先打烽燧再攻破城门才是占领夹道堡的第一步。
夹道堡的正门只是为了封锁夹道,想占领堡垒要穿过正门绕行侧面的小门进入,整条路线恰好正对沟底堡。和攻击沟底堡面临的情况相同,攻破夹道堡正门没用,想进入堡垒将面临双子城夹击的窘境。
刘琰利用几天时间详细观察了天井关周围,发自内心感叹古人的智慧,俯瞰整个天井关,防御体系像摊开的手掌,将太行陉通路包裹在掌心。防御天井关不需要多少军力,物资充足的话五百人足够卡的死死的。
赵俨没料到高干会去河内郡自寻死路,天井关这里有两百多民夫给过往辎重大车干活儿,顺便整理库房修葺通路,充其量就是保证后勤而已。人这么少还都是民夫,谈不上组织有效的防御。
高干突然袭击时民夫都分散在各处忙碌,只在隘口处发生小规模战斗,还是因为民夫给打懵了跑错了路线。剩下沟道堡和夹道堡压根就没有发生战斗。第二天高干军队和民夫前后脚到达碗子城,传回消息那还不到五十人没等开战就跑光了。
过了几天隘口烽燧发出黑烟预警,估计是赵俨来了,吩咐鲁昔带着全部马匹先去聚寿山盆地潜伏,宋果去碗子城警戒河内方向的动静。知道匈奴人不会开始就为自己拼命,让普回带着他们驻守在沟底堡和夹道堡里等着打顺风仗。转头刘琰揪着耳朵交待曹性几句,之后从拔野头的战士里挑选一百人亲自带着守在隘口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