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算不上好看的脸色是一步一步黑到了谷底。
“苏明遂、苏明时、苏明思、苏明磊,你们四个写的策论,自己看过吗?你们觉得乡试时这样的文章,学政看到能录取吗?”
苏家发家是一步一个脚印,但也可以说是较为顺遂,一代更比一代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老太爷的父亲读了十几年的书,却没有考中功名,便果断放弃,攒钱供养儿子。
老太爷考中了秀才,虽然没有中举,不能授官,但给家里免了田税,还坐馆收徒,积攒家业。让苏慎没有后顾之忧地专注于学业,才有他三年游学三年沉淀的积累,才有他而立之年的一鸣惊人。
但是苏家的气运仿佛全都集中在了苏慎一人身上,他膝下三个儿子,两个弟弟也各有两个儿子,后头三个还小,暂且不说,前面四个,苏慎是真看不出什么惊才之气。
不管是儿子还是侄子,苏家要有一个人能顶上,就算不是他亲生儿子,苏慎也会用尽全力托举他上去。
然而——对上对面四个低垂下的脑袋,苏慎深吸口气,勉强安慰自己。还算有救,起码有自知之明,知道写得烂。若是烂而不自知,那是真的无可救药了。
半晌,他叹口气,颓然道:“这次秋闱,你们四个……就当是去长长见识。我估摸着你们即便是下场,也拿不到什么名次。
考完你们也不必赶回来,我有个同期在白鹿洞书院为院长,我给他写封推荐信,之后你们四个就老老实实在书院苦读。
读两年书,之后我会安排你们游学,增长见识。届时,再细说。”
苏慎说完,摆了摆手,放过了四人。
“父亲(伯父),儿子(侄子)告退。”四人齐声告退,没想到父亲(伯父)这么轻易地就放过了他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非常压抑。
他们四人还真不是什么读书的料,起码不像苏慎那么聪明善读。
四个大的走后,苏慎才看向三个小的,他没抱什么希望。
接过五郎苏明定写的文章看了看,虽然没什么亮点,但也中规中矩。在他这个年龄算是不错。苏慎夸了两句。
接着是小儿子苏明言写的策论,原本只是随意瞥上两眼,苏慎看着看着,原本挺直的脊背却坐得更直了些。
他看向苏明言,有些惊讶:“这是你自己写的?”
苏明言点头又摇头:“不全是,有一些是阿姐的指导,还有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