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1938年9月26日,张伯伦回到伦敦,向捷克斯洛伐克转达了希特勒的各项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的人们愤怒了,他们走上街头掀起了强大的抗议浪潮。27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答复英国政府,拒绝撤销总动员令并绝不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寸领土给德国人。
\n
这一天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沸腾了!
\n
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希特勒和贝奈斯写信,呼吁他们立即进行谈判。
\n
苏联政府也表明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决心,斯大林下令向西部边境集结30个步兵师,还让空军和坦克部队进入了战备状态。红军的高层将领们此时才发现斯大林决定和平结束与日本在张鼓峰的冲突是多么的高瞻远瞩。不过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没有边境接壤,如果战争爆发,苏军必须通过波兰境内才能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政府似乎不太乐意向曾经让自己亡国的俄国人打开国门。
\n
法国政府宣布,如果捷克斯洛伐克遭到攻击,法国将履行对捷的条约义务。此时英国国内的强硬派也反对向希特勒屈服。在这种形势下,张伯伦出人意料的发表声明说:“如果法国援助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将与法国站在一起。”
\n
让英国国内反对派们更大跌眼镜的是,一向主张维护欧洲和平的首相张伯伦顺应民意般的摆出异常强硬的姿态,下令英国的舰队实行动员。伦敦开始挖掘防空壕,并向居民区发放防毒面具。伦敦开始疏散居民。似乎和德国人的战争明天就要爆发了。
\n
对战争的恐惧情绪迅速在英国蔓延开来,因为进行防空演习而躲进防空洞的伦敦市民热烈的讨论起当前的国际局势:
\n
“战争真的又要爆发了吗?又有多少生命会消失?”
\n
“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为了捷克斯洛伐克人走上战场!”
\n
“如果能避免战争,希特勒的要求也不算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