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希特勒在张伯伦面前没有底气,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是德国目前的实力有限,准备攻打捷克斯洛伐克的只有12个师,而捷克斯洛伐克却有35个装备精良的师。德国的国防军参谋部和大部分高级将领也都反对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冒险计划,如果英法坚决站在捷克一边,事情就非常麻烦了。
\n
张伯伦回国向内阁说明完和希特勒会谈的情况后,英内阁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张伯伦的情绪,但他坚持己见,对内阁强调:“无论我们如何同情一个中欧的小国,但这种同情绝对不能以将不列颠拖入一次新的世界大战为代价。”
\n
张伯伦对法国总理达拉第率领前来英国讨论这一问题的代表团说:“必须让苏德台地区的日耳曼人实现自治!。但是我们也不能让捷克斯洛伐克被拦腰砍开。”
\n
法国总理同意,并表示只要向捷克人施加些“友好”的压力,他们便可让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实现自治。与此同时,应向捷克人说明,对割让后余留的地区会有某种国际保证,德国必须参与这种保证。
\n
张伯伦同意了。此时的张伯伦自鸣得意,在给妹妹的信中写到:“前途虽尤多焦虑,但最使我焦虑不安的事情已不复存在了,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可斥责自己的。相反,时至今日,事态是沿我所需要的途径发展的。但是与此同时,还有一件不愉快的工作要做:告诉捷克人必须让苏台德的日耳曼人实现自治。”
\n
次日午饭后,当英国公使将这一建议通知捷克斯洛伐总统贝奈斯时,贝奈斯大受震动,起初竟拒绝讨论此事。大英帝国驻捷公使巴塞尔-牛顿爵士虽觉难堪,但仍着重指出,他必须尽速批准,因为张伯伦拟在48小时内与希特勒重开会谈。
\n
贝奈斯愤怒地指责说,他的国家已被抛弃。他说,事实证明,英国和法国的保证是不可靠的。他惧怕的是,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并非就此了结,而只是希特勒最终统治捷克的一个阶段。贝奈斯虽有这话在先,牛顿却向国内汇报称,他认为,贝奈斯“更趋于接受而不是拒绝,对有助于他向他的人民说明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