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接受的理由,他都听得进去。”
\n
张伯伦在焦急地等待答复。一个小时后,捷克外长克罗夫塔告诉牛顿,他的政府拒绝接受英法两国的建议。
\n
然而,片刻后,捷克总理霍德查却又将法国公使拉克瓦召去。他请求拉克瓦让巴黎发封电报前来,声明若发生战争法国将退出条约。“这是拯救和平的唯一办法。”他说。他向拉克瓦保证,他这一行动是得到贝奈斯应允的——这是谎言。
\n
拉克瓦立即将这一消息电告巴黎;牛顿也将其电告伦敦。
\n
在电文中,牛顿建议由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向贝奈斯发出一份最后通牒,叫他“立即毫无保留地”接受英法建议,“否则,英国政府将不再关注这个国家的命运。”
\n
虽然夜色已深,哈利法克斯仍立即赶赴唐宁街10号。午夜后,他回到外交部向牛顿发出指示,让他叫贝奈斯重新考虑,否则张伯伦将推迟或取消与希特勒的第二次会晤。
\n
凌晨2时,在他的法国同事的陪同下,牛顿来到赫拉德欣宫晋见捷克总统。处在时睡时醒中的贝奈斯被叫起来,一听到拉克瓦的话,便立时瘫了,眼泪夺眶而出,一阵震惊后,被出卖了的贝奈斯答应中午给予最后答复。
\n
首次表示接受英法建议的话是从霍德查口中传来的。他拐弯抹角地通知牛顿,捷克的答复是肯定的,有关此事的正式答复将尽快交给他。但辩论一直延续至黄昏。其时,牛顿和拉克瓦两人被双双召至外交部。这两位公使各自拿到一份照会,该照会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难过地接受英法两国的建议。
\n
晚,贝奈斯政府发表公告,宣布投降,公告说:“凭友邦可能给予的援助,我们曾作出答复。但是,一旦有可能遭武力压服的问题出现时,很明显,欧洲危机之性质已趋于严重。因此,友邦提出忠告,我们须作出牺牲,购买自由与和平,这也是他们无力相助所致。共和国总统及我国政府已无其他选择,因为我们已孤立无援!”
\n
通过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