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而于忠就是被元义排挤出京的。
张彝父子三人被暴徒残害,平暴队伍却姗姗来迟,很难说与元义没有干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尉于怿为此严厉斥责了元义一顿。这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非常巧合的是,怀朔军镇小军官、干了六年函使的高欢,那天正好路过征西将军府门口,亲眼目睹了歹徒施暴过程。
他被首都禁卫军的胆大包天、无所顾忌深深震撼到了。
这次他决定在洛阳逗留几天,看看事态发展结果。
寻常他每天行路60~70里,到时加快点,一天赶路80~90里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是辛苦些而已。
令他万分诧异的是,朝廷很快公布了对这件事的调查处理结果:八名带头闹事的首犯处斩;十几名军官削职发配;一百多人杖责;对征西将军张彝家人给予厚恤。
上千禁卫军捣毁将军府,打死征西将军、烧死朝廷郎官、重残朝廷官员的案子,就这么轻描淡写处理了?
——高欢百思不得其解。
更为吊诡的是,几天后胡太后发布宣恩诏令,大赦天下。
高欢听说,除了斩首的八人,其余参与征西将军府闹事的官兵都在大赦之列。
高欢在洛阳城里没有熟人,他的落脚点就是军邮驿站,吃住都在里面,不收费,对他正合适。
这天,高欢在食堂用餐,准备吃完就上路,回怀朔去。
忽然有几位军人走进来,他以为也是来吃饭的,便没理会。
有个军官走到高欢面前,军官身后跟着几人。
高欢抬头,见那人狠狠盯着自己。
高欢朝周围望望,见到食堂就餐的人都站了起来,停止用餐。
高欢一直提醒自己:这里是京城,任何时候都得小心翼翼。
他立即放下筷子,站起身,向那军官行礼道:“怀朔镇函使高欢见过长官。”
“怀朔镇的?难怪土里土气,不懂规矩。”那名军官回身就走,边走边吩咐身边人:“抽四十鞭。让他长点记性。”
军官身后一名随从答:“回麻令史大人,遵命。”
高欢还站着,听那人说抽四十鞭,一时还没醒悟是抽自己。
待三名军士过来拉他,高欢才反应过来。
他的两只胳膊被左右两人分别抓着,朝门口走,身后一人用皮靴踹他屁股。
出了驿馆门,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