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强大,才是朕看重的。还是谈水利的事。孟州民柳六奎曾向韦弘机提出一个建议。黄河边有许多盐碱之地,产量低下,或者荒芜。但若是用决水法,使河水冲入,淤泥沉淀,将会改善土质,提高产量。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然后是梯田,闽浙喜欢称为山田,有补于山地百姓耕田数量。”
\n
后一条,李威一带而过。梯田很不错的,但对环境破坏却很厉害,危害不亚于北方的游牧。
\n
又道:“然后就是圩田,于低洼与沼泽处筑堤圈围,中修渠道,外设陡门。涝时闭闸制水,旱时开闸放水,旱涝保收。可得良田无数。”
\n
这一项将是大项目,也是最钱的项目。可弄好了,将会增加无数良田。并且圩田才出现不久,发展缓慢。有,面积很小。比如昭关,伍子胥一千多年前,困于昭关南边的沼泽,只好走昭关,急白了头发。到了南北朝时,韦睿北征,还必须从昭关过。然而后来呢,无为大圩与和县大圩出现,想要走,旱水二路,还不知道多少条道路可供选择。这是路的,再说两个大圩几乎接近上千平方公里,唐朝开发得十不足四。再比如韦睿征寿春时,也困于沼泽水乡,后来却是一汪的平原地带。
\n
这些圩田若是全部开发出来,那可是一桩很了不得的大事,功绩都能与杨广的大运河相媲美。
\n
魏玄同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大修水利,利国利民,不仅能治水,还可以得许多良田,然而国家财政力有不逮。”
\n
李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n
母亲的权利之路,一是通过替父亲处理政务,对权利的掌控。二是通过裴炎与北门学士,加强对诸臣的控制。诸武,李威从来没有认为他们有什么才能。只有一个武三思,阴阳怪气的,略略能看上眼外,其他的几乎是一无是处。
\n
但遥控了裴炎,不是代表着就能控制朝堂,而正是诸位大臣对裴炎的支持,使武则天通过裴炎之手,一步步将政局掌握的。其中数名重臣,郭正一、郭待举、魏玄同、岑长倩与刘景先,在中间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