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后仰时而弯腰。
会元
期间对桌上这些答卷的名次争论不休,不乏分歧。但总归在规定时限内,核实好了排名, 确认无误后上报朝廷,只等待拆除糊名后拟榜。
名单呈交上去,也送了一份去礼部,以便礼部安排张贴公榜。
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五湖四海的学子,各家的小厮侍从, 看热闹的百姓, 当看到礼部官员拿着一张又长又大的红榜出现,人群瞬间沸腾。
大理寺的官吏和差役, 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低声议论着。
“要我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就不信咱大理寺的小神探取不中, 那一手你们又不是没见识过?不会还有人以为光靠眼睛, 不靠脑子, 就能找出那么多指印,用血迹把现场还原得好像亲眼见过似的?”
人, 来了咱大理寺看着案子也没什么好办法。”
狄松实忙放下卷宗站起:“取中了?名次如何?”
当年他一路走来,艰难重重,一无名师指点,二无先者领路。只凭自己理解,对书经的诠释哪能有世代传家的书香世家、勋贵学子深刻?见识就更短浅了。
再也不是那官海中的无根浮萍,稍有巨浪就能卷得无影无踪。
狄松实眼角都微微湿润,从前那个在云梦的孤傲少年,可从不敢想还能有如今盛景,眼瞧着就要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狄松实闻言也一惊,身体都恍了一下,手连忙扶着身前的桌案。他当然知道昭哥儿的文章无可挑剔,还知道这是萧徽还有他和诸多名师教导过的结果,更知道这是昭哥儿自幼便知晓参与侦案磨砺出的眼界、思维。
狄家被派来报喜的小厮,也拿着小牌通过了门口,一溜烟小跑进来,喜气洋洋的模样,消息瞬间就传开了。
差役们顿时聚在一起,神色欢喜,忍不住面带期色:“小神探肯定会来我们大理寺吧?”
还有平日里狄松实器重的官员、差役,无不面带喜色的走进狄松实这间衙署公房,贺喜声不断:“喜讯如风拂门楣,儿郎进士展雄才,狄寺卿好事连连,可要请咱们吃茶啊!”“今日上衙就听有喜鹊在叫,原来是狄寺卿家有如此喜事。”“十五岁的会元,纵观古今,也是凤毛麟角,实在让人惊叹!”
十五岁的□□,称上一句“千古奇闻”都不为过。
狄松实自然笑着连连应是,拱手道:“改日,改日一定请大家吃茶。”
回家就看到狄府门庭若市,门外那条巷子来往都是马车,全都是登门贺喜送礼的,有亲自来的,也有派遣家中得力管事来的。门口车水马龙中,唱礼声不断,衬得狄府大门都好像变小了。
家中人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