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他找到裴观岳,希望他送自己出长安,裴观岳提出一个计划,说只要他答应,他就能在行刑时将他偷天换日,到时全天下都以为他死了,自然不会再追捕他,他余生都能安枕无忧。
他没有答应,但此一时彼一时,他现在已无退路,这长安能保他性命的三个人,阿史那兀朵明确拒绝了,崔颂清迂腐清高,顶多能给他一张伪造过所,也只有裴观岳能救他了,他连夜进了裴观岳府邸,出来后,就直奔大理寺自首,在大理寺,他对自己的叛国罪行供认不讳,大理寺少卿卢淮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十分配合,审讯到最后,卢淮问他:“崔珣,是否也投降了突厥?”
天威军主帅郭勤威,身经百战,威望极高,曾经率孤军深入大漠,一箭射杀突厥叶护,是突厥人最恨最怕的对手,落雁岭一战,郭勤威宁死也不愿做俘虏,自杀殉国,头颅被割下,遍传突厥军中,郭勤威虽然忠烈可嘉,但因决策失误,导致关内道六州沦落突厥铁蹄之下,还是成了被口诛笔伐的罪人。
这个证词,满座皆惊
卢淮问:“既然郭勤威是被崔珣所杀,那为何突厥人以前不说?反而传讯到大周说他是自杀?”
兹事体大,饶是卢淮再鄙夷崔珣,但这般骇人听闻的罪行,他也不愿贸然听信金祢一面之词,而且崔珣固然人品低劣,金祢这个早就投降突厥的百骑司都尉就不低劣了吗?他沉吟道:“你说的话,可有证据?”
金祢胸有成竹,宫中的惠妃,自然也是计划的一环,只要惠妃做了证,加上他的证词,崔珣不死也要下狱,而狱中一切裴观岳都安排好了,这次定然要取了崔珣性命。
卢淮去问,惠妃只推脱,说自己久居突厥母家,对落雁岭之事并不清楚,惠妃突然变卦,计划全盘推翻,此事就只剩下金祢一人证词。
“是何证据?”
“崔珣铁胎弓在哪?”
卢淮道:“讨要头颅需要时日,去往突厥需要时日,回来也需要时日,这一番折腾下来,最快也要将近一月了,怎么知道这不是你苟活的借口?”
卢淮冷冷道:“屈打成招,这是崔珣的作风,不是我卢淮的作风,我虽不才,但手下无一冤魂。”
只是卢淮想做青天,能由得他做吗?他眼中的申冤明理之地,早成挟势弄权之所,否则为何四年前崔珣自突厥回来时,明明身上遍体伤痕,也央他们去突厥一查究竟,大理寺狱却装聋作哑,一昧刑求,要他吐露叛国事实,这本该主持公义的大理寺狱,早就冤魂处处了。
卢淮听出金祢话语中的讥嘲之意,他眉头一皱,不与他计较,而是道:“你说向突厥索取郭勤威头颅,突厥奸滑,焉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