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和垚点点头道。
“大人,此事我已想过,可如前明军制。”
李行中首先开口:“我军可设五营,前营、左营、右营、后营、中营。中军下设标营,炮营,骑营,哨营,辎重营,工兵营等。”
前明规制:五人为一伍,十伍为一队,十队为一司,设把总配司旗,两司一千人为一部,设千总,两部为一营,设中军及坐营官传达军令,参将为总部的佐官。
也就是说,五营一万人,再加上炮营,骑兵营,水师,哨营等,共一万八千人。
如果除去水师与骑兵,哨营与炮营辎重营等,只有五千人。
除去炮营与哨营,辎重营只有不到三千人。
注意到王和垚的疑惑,郑思明解释道:
“此次北上,都是水路转运,因而不需要多少辎重兵。况且我浙江义军军纪严明,人人都是战兵,人人都是辎重兵。大人不必忧心。”
“大哥为浙江总兵,总领我军军务,各营将领是谁,大哥有什么建议?”
王和垚将皮球,踢给了郑思明。
有郑思明与屈大均,以及杭州知府包世宁这些精明强干之人解决后勤问题,他可以轻松许多。
“大人,我是这样认为……”
郑思明思索着,一一说了出来。
赵国豪为浙江副总兵,统领前营;
李行中为浙江副总兵,统领炮营;
陈遘为浙江水师副总兵,统领水师;
胡双奇为骑营副总兵,统领骑兵等等……
王和垚轻轻点头,郑思明考虑周全,公正廉明,推荐的人选,基本都八九不离十。
“大人,其实我以为,可以让林三木担任哨营副将,他本就是绿林出身,胆大心细,比曹五要强上许多。”
陈遘插话进来。
王和垚点点头,络腮胡子外粗内细,又是绿林好汉,做斥候,似乎比曹五更为妥当。
“我军将领虽多,但佼佼者太少。武备学堂的学员中,有一些不错,可以带上出征,尽快补充军中。”
李行中跟着说道。
“三哥,你这话,可是说到了点子上!”
王和垚道:“陈遘,此次北上,水师责任重大,张少儒与曾大成二人,可予以重用。”
提起水师,王和垚仍然是信心不足。
“我曾听屈先生说过,清廷无水师。为对付台湾郑氏,清廷搞迁界令,片帆不得下海,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