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了半日的秋雨,终究是降了下来。明明还没到暮晚,天色却被乌云笼得昏暗。细雨如针,追着风,扑到窗台,打湿一片。
“殿下,秋雨冷,别站在窗口吹风了。”灵犀奉茶进入饮绿轩,关心道。
不知道殿下为什么会跑到这个地方。
他今天喝的茶够多了,舌苔上都是涩感。
李羡重新望回窗外池面的圈圈涟漪,仿佛记忆扩散开来,“在想小时候老师带我读史的事。《史记》有十二本纪、叁十世家、七十二列传,等等,老师带我读的第一篇却是《商君列传》。”
说到最后四个字时,李羡的语气明显变得沉重。
《五帝本纪》作为开篇第一目,且叁皇五帝一直是人们心中推崇的圣明君主,似乎理所当然是君子所学要务。
李羡作为太子,老师也都是万里挑一。教过他的人很多,但唯一能正儿八经称一句“老师”的,只有曾经的中书令加平章事——皇帝亲封从一品太子少师。
如此看来,似乎也应了《商君列传》所记。
李羡没有接话,像是在自言自语:“以前觉得商鞅变法,魄力非凡,现在想想,若无秦孝公,恐怕也难成事。否则可能就是韩昭侯和申不害了。”
灵犀不甚懂这些,只默默站在旁边。
哪个她?
似乎还哭过。
殿下独自来此,或许也有这个缘由吧。灵犀想。
“一幅字,卷首有‘雪霁初晴’字样,”灵犀答道,“奴婢准备等雨停了再叫人还回去,以免沾湿。”
灵犀一怔,“殿下要去京兆府吗?”
李羡教道:“找到京兆府尹,说你奉命前来查询情况,要‘府尹’亲自陪你去牢中探视罪犯。若是见到用了大刑,私下告诉他,大理寺用刑素来严苛,他作为下官,当然应该尽职在旁辅助办案,可人毕竟还在他京兆大狱,且为官身,若是什么都依大理寺,有个叁长两短,首当其冲的是他京兆府,不是大理寺。”
“也好。”
“洛园。”李羡回答。
屋外金丝经雨,屋内笑娇声颤,偶尔夹杂着几声男人的轻语低吟,此起彼伏,比藕丝还黏腻。
“什么……事?”里面的人问,仅仅叁个字,也带着不定的喘息,尾音上扬,听起来十分愉悦享受。
霎时,门内调情逗笑的声音戛然而止。不久,门从里面打开。两名几乎一模一样的俊秀男子出来,身披亵衣,露出大片胸膛,与喜文点头致意,匆匆而去。
万寿坐在榻边,只披着一件薄如蝉翼的广袖衫,双颊犹带绯红,不知是喝醉得还是动情得。
雕花门后,侍女一左一右侍立,恭敬搴起水晶帘。衣容齐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