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盯着他看了半分钟,才开口道:“你好大的魄力,一百多条人命说扔就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请允许我解释,将军,我当时……”
德内尔根本不听他狡辩,而是直接将自己的配枪取出来上膛,重重拍到了桌子上。这场面把在场的所有军官都吓了一跳,史密斯有心劝告,却也被骇得不敢开口。
“事已至此,‘大人’,我相信您还有最后一个维护自己名誉的办法。”德内尔朝手枪示意了一下,“我会为你保守这个秘密,相信你的家族会为你骄傲的。”
安东尼的脸色由白变红,又转为白色,想要开口说话,却仿佛被抽干了全身的力气一般,发不出一点声音,最后只能摇头表示拒绝。
“也不错,活着比什么都强。”德内尔点点头,关闭了手枪的保险,又将其放回到了枪套中,“因为你高贵的血统,我没法枪毙你,你可以回英国了。”
见安东尼还怔在原地,他又抬起头说道:“现在就滚蛋,我不想再看到你。”
安东尼这才失魂落魄地离开。
这通刻骨的羞辱在其他英国军官眼中毫无必要:枪毙安东尼不行,最多送他回英国,而且有他亲爹在,用不了多久他又能死灰复燃,既然如此,何苦去得罪这么个未来的爵爷呢?
考虑到德内尔是个法国人,将来也不可能有机会在英国混,算了,就让他替大家出口气吧。
但是当这件事情传扬到全旅之后,部队里很快出现了一个让英国军官们始料未及的现象,英国士兵的作战主动性居然提高了不少,甚至敢于在德军撤退之后稍微追击,迅速收复此前丢失的前沿阵地了。
在此之前,军官和军士长不下令,士兵们是断然不肯这么做的。
这件事发生过后,德内尔向艾森豪威尔和戴高乐分别提交了一份简报,给艾森豪威尔的那份简要叙述了在他这个外人眼中英军为何表现不佳,给戴高乐的那份就很不客气地直言:英军体制是他在此次战争期间见过的最垃圾的体制,甚至比不上上次大战的英军,只有霞飞时期的法军才能与之“媲美”。
至少在上次大战中,大部分英国贵族军官还是非常要脸的,你可以质疑他们的能力,但是却不能质疑他的勇敢。
菲茨伯爵就是个极佳的例子,上次大战中,他提着手枪督战时最后一个冲出战壕,但很快就会冲到最前指挥部队。若非如此,他也不至于在前线连营指挥官椅子都没坐热,就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