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李弘愣道:“子母钱也有利吗?”
\n
“当然。”李治点头道:“比如有的人,本来很有本事,遇到一桩急祸,导致身无分文,又无亲人借钱给他。这时候,子母钱就有用了,此人借钱周转,事后再还钱,便能度过危急。”
\n
李弘点了点头,道:“那您说的过线是什么?”
\n
李治沉声道:“放子母钱之人,大多是些贪婪之辈,会趁着别人危难之际,把利钱设置的非常高,最终导致别人越欠越多,根本还不起钱。”
\n
“所以大唐明文规定,凡质举之利,收子不得逾五分。这便是底线,也是约束子钱家贪婪的红线,只要过了这条线,便是违法之举。”
\n
李弘点了点小脑袋,道:“父亲,孩儿听明白了,不过为什么官府不能帮助那些人呢?”
\n
李治愣了一下,道:“弘儿,你说的帮助,指的是什么?”
\n
李弘道:“官府也可以借钱给他们呀,这样他们就不用还那么高的利钱了。”
\n
李治捏了捏下巴,陷入沉思。
\n
李弘的这个建议,基本上就是后世银行的做法了。
\n
如今国库的钱那么多,放着不动实在可惜,正好可以借给需要的人,将利息设置低些,既能增长营收,也能让民间百姓,不必借高利子母钱。
\n
其实大唐已经有类似的营当,名为质库和柜坊,一个典当,一个存取钱。
\n
不过这都是民间机构。在他印象中,北宋时期才设置了官家抵当所,允许百姓们抵挡物品换取钱财,以渡过燃眉之急。
\n
此事与田制改革不同,推广起来的话很容易。
\n
不过李治有心锻炼李弘的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