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降压药,都要被新产品取代,那是一种趋势,但我觉得M在国内市场,起码五年以内是不可能被取代的,这款药物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将给红星制药厂带来很不错的经济收益。”
方翰民始终认为,红星制药厂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产品链太短,这种状况意味着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也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所以,从他担任技术科长开始,就为企业做长远规划,以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企业增加产品种类和延长产品链,接替厂长职务后,便将规划付诸实施,他心中有个目标,就是努力把红星制药厂建成RGP公司那样的企业。
方翰民从未向第二个人提及心中的宏愿,但他努力的方向,正是他认定的目标。
本以为方翰民只在制药科技领域具有前瞻性,没想到他的管理理念也在国内药企中独树一帜,李教授和费教授知道,这种理念只能建立在企业内部强大的科技实力之上,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做后盾,即使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只是纸上谈兵。
让两位专家难以置信的是,满打满算,即使将文革前和新时期入厂的新老大学毕业生加在一起,红星制药厂也只有四五十名科技人员,加上数量不详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他们全厂的科研实力,也不及医药科研院所或大型国企科技中心的一个研究室,就凭这点技术力量,方翰民是怎么做出那些成就的?
包括两位教授在内,在认识方翰民的所有同行心目中,他都是迷一样的存在。
年会当天的议程全是论文宣读,内容不免显得单调,只有对技术感兴趣的同行,才能从头到尾耐心坚持在会场,那些从事生产和销售的参会人员,会议开始不久就溜之大吉了。
年会第二天的议程比较丰富,由《制药科技》杂志社搭建平台,让来自全国制药领域的科研、生产、销售人员及临床一线的医生齐聚一堂,相互交流,当面互动,这个议程已经固定多年,由许总编创设,每次都是最受参会人员欢迎的活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