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压迫,而在于拉拢以前在选举政治中被排斥的社群对抗其他社群。
\n
顺带一说,印度的政治局面,从90年代开始就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n
大体可以概括为“曼达尔”(种姓政治)对“曼蒂尔”(寺庙之意,指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时代。
\n
换言之,就是基于宗教认同的身份政治 vs基于族群认同的身份政治的时代
\n
印人党就是“曼蒂尔”(宗教),试图将整个印度向心化的力量,也就是莫大仙以后常提的“藏红化”。
\n
社会党、大众社会党就是“曼达尔”(种姓),是由中下层种姓政党组织起来的离心力,也可以称它为“无声割命”。
\n
两种力量都在撕扯,印度从大英帝国继承来的联邦制遗产。
\n
只不过北方邦比较特殊,这里是种姓制度的天下,政治也不能幸免。
\n
印人党的理念,在北方邦暂时并不能被主流认可。所以它需要和大众社会党联合,来对抗强大的亚达夫-牧民联盟。
\n
讽刺的是不管是社会党,还是大众社会党,到最后都要采取拉拢精英阶层的方式来稳固选举基础。
\n
因为北方邦的上层政治资源都被高种姓控制,到今天为止婆罗门和刹帝利担任要职和高官的比例,依旧遥遥领先。
\n
精彩啊,真他妈精彩!
\n
北方邦的政治乱局,听的罗恩大开眼界。
\n
这里或许是全印度政治格局最复杂的一个邦,完全是一团乱麻,谁也不服谁。
\n
这从印度首席部长的任职期限就可以看出来,从独立至今,北方邦只有两位首席部长完整的度过了五年任职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