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烟卷,在每包烟中都投放一张印刷精美的小画片,什么水浒108将,三国人物,封神榜人物像等。烟厂还广告集全某一套,可以得如何如何多的奖励。这种做法,在现代广告业的今天已属于雕虫小计。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颇具吸引力的,大多数孩子趋之若鹜。可见秦父这孩子挺精明的。他还知道,这个小摊还可以用多余的薄本、铅笔等换东西。柳校长好奇地问他,“你也不上学,要这些文具干嘛?”少年秦父回答说,“我总有一天会进学校的。”听到这句话时,柳校长分明的看到,这个孩子眼中露出的坚定神情。
\n
回到办公室,柳先生想到,这么一个聪明,有上进心的孩子。看样子是家境不好,这么大了,还未进学校读书,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可能永远就留在乡间了。所以他在放学的时候,就叫附近的孩子带信叫秦父到学校来面试一下。
\n
谁知第二天秦父就来了,并没有带小摊的货物。
\n
经过几位老师的考试以后,柳校长看完了他的试卷后,对少年秦父说,“你的国语,只会做短句,算术吗,你经常做小生意,加减法是会的,不过只是一二年级的水平。但你已是11、12岁了,怎么能和7、8岁的孩子一块儿上课呢?姑且插入三年级试读吧,暑假前考不及格,可要留级的哦。”少年秦父愣了一下,他知道当时的义务教育只有四年,有多少像他一样的穷孩子,上了一二年级就辍学了,他一下子就上了三年级,怎不能让这个看似老成,但事实上也只有十一二的孩子激动呢?少年秦父的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好像做错了事似的。这大概是他平生第一件快乐的事情。柳校长感觉到了他的心跳,安慰他说,“你懊悔失学,应当格外勤勉。”
\n
从第二天开始,学校就多了位用功读书,不敢耽误时光的好学生,先生们都很喜欢他。而且一上学,少年秦父还缴了该缴的二元国币的学费。柳校长很纳闷,他不是家里挺困难的吗?当时一个警察的月薪也只有几块钱。
\n
(四)
\n
一天放学后,柳校长便走边问少年秦父的家庭情况。他回答说,父亲快五十岁了,一直有病,不能下地,不能做工;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