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古代法的大部分内容毋庸置疑地不再适用于今日的印度,但是其在历史过程中对印度法律制度的框架、特点等等多个方面已经产生的长久的、无法逆转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我所引用的印度古代法并不想单单指法律制度,更多的还应该有历史溯源。就像在研究我国法律时,我们常常会引用、回溯封建社会诸多法律文献一样,古代法律对于本国法律的发展一直给予一种文化属性。这种由文化属性造成的影响,我们无论从古今哪个角度都无法说清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这个角度讲,我更愿意相信印度人能发挥足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法律制度乃至社会继续进步、完善、发展。
印度现行的普通法主要来自英国法律体系,缘由简明: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带入印度。普通法是印度的主要法律体系,适用于整个国家,包含了民事、刑事和商业法律等方面。印度的普通法依据司法判例、立法和行政行为形成,通常,法院会参照过去的判例和先例,来确定案件的判决及判决的适用范围。正是因为印度的裁判文书被广泛应用符合案例法是普通法系重要一环的特点,以及印度宪法中明确规定归纳和解释法律的权利属于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也符合普通法系特点,印度也属于普通法系的国家。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法律受到英国法律观念、制度和观念的影响。英国殖民者除了在印度建立等级司法制度、程序主义和先例司法制度外,还通过翻译古代法律文本、整合当地习惯法、引入衡平法原则等方式对印度法律进行了改革和扩充。在立法过程中,通过东印度公司制定法规和法律委员会的编纂运动,促进了法律的发展。与此同时,印度形成了现代法律职业,法律教育得到了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印度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这种“传统-现代观”的叙事受到了“多元文化观”叙事的挑战。
《印度刑法典》是英美法系法典化的成功先例,也是法律移植的经典范例。在立法历史背景角度,这部刑法典是大英帝国对印度殖民统治进行改革的产物,深受19世纪英国刑法改革的影响。起草和实施方面,法律顾问和法律委员会是刑法法典化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首先是实现了印度刑法的统一,其次还促进了印度刑事司法的统一,从而推动了印度刑法的现代化。从内容、形式和特征上来看,刑法典以英国刑法为基础,吸收了当时英国刑法改革的成果,如死刑罪名数量的大幅减少和边沁的编纂原则为指导,从而体现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近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