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琳琅笑道:“两人六百,四人一千二,再加三个孩子,一月一千五百钱,倒还合适。”
事毕,送杨奶奶去客房歇息回来,看着眼前并肩而立的一对璧人,蒋玉菡开口道:“这半个月荣国府的林姑娘打发婆子来找姐姐好几回,昨儿也来了,说林姑娘腊月初二就回南去,皆因姐姐在黄叶村,她们只好怏怏而归。”
蒋玉菡笑道:“她们说,林姑娘说了,若姐姐在,去见见,若不在,也罢了。”
琳琅嗔道:“你去做什么?难不成我进去了,你却在外头等着?在家和玉菡说说话罢书房里有书有纸,你挑些书,家去时我得带上我那些笔墨纸砚书本子呢!都是从前大姑娘送的,林姑娘送的,俱是上好的东西。”
琳琅诧异道:“你不怕叫薛家看到?”
杨海想了想,点头道:“如此多谢。”遂送琳琅上了车,香菱也上去了,他方回转书房,听从蒋玉菡的意见,给琳琅挑书,和收拾笔墨纸砚。
母。
三春、二宝皆在房中,黛玉在一旁笑道:“可不是美玉明珠,相得益彰?“
黛玉闻言,奇道:“这话怎么说?”
众人闻听,个个惊奇道:“竟有这样的事?”
贾母眼中精光一闪,笑道:“若果然是,这孩子竟也是金玉一般的望族小姐了!幸亏跟了你去,倘若留下,便是过十年八年,又有谁知道这样命苦的女孩子有那样的身份来历?”
宝钗叹道:“她跟了我们那么久,我们竟不知身边藏着金玉明珠!怪道素日瞧她与众不同,原来是有本而来。只是琳琅姐姐舍得?”
黛玉点头感叹道:“可不是这个话?都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姐姐如此,别说他们一家感激姐姐非常,纵然是上天,也会善待姐姐。”
琳琅欲待否认,却无言以对,只好含笑不语。
贾母向宝钗道:“我记得,这贾雨村是替你哥哥了结了那段官司?”
贾母感叹了几声,又道:“倘若这香菱竟是贾雨村旧恩之女,想必见过,何以没认出来?”
听得贾母笑了起来,却并不责怪宝玉,道:“你这个促狭鬼,人家姓贾名化,和咱们一个姓,哪里就通假了?倘若通了假,难道你竟是一块假宝玉?”
贾母忙道:“休要说这话!你不玉,还有谁配得上这玉?你那宝玉,便是你的命根子!”
贾母知他不舍黛玉回乡,然林如海信中殷殷期盼,又云官职已调,在姑苏任职,如今年将半百,时日无多,只想一家团聚。贾母看得此言,纵是不舍,也只得放黛玉回去。
贾母应允,众人方移步。
果然,紫鹃对琳琅道:“我跟姑娘回南,相见,也不知何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