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新婚便是六品安人, 即便是一般富户小姐, 又或者是一般官宦人家的小姐,嫁给了读书上进科举晋身的读书人,也未必能在这个年纪得封敕命。
琳琅却是轻轻一笑。
杨奶奶一眼见到香菱, 顿时爱得什么似的,拉到跟前细细打量, 笑向蒋玉菡道:“这样标致的孩子, 我竟从未见过,玉哥儿你也舍得使唤?这必是琳琅说过的香菱了罢?倒是个苦命的孩子。”平素家长里短时,琳琅已将香菱之事告诉她了, 心里怜惜非常。
蒋玉菡听得莞尔一笑。
蒋玉菡点了点头,道:“正是。”
香菱想起杨海已经写信去姑苏月余,很快便会有消息,不由嘻嘻一笑。
琳琅笑着端茶递给她,道:“奶奶这话极是,咱们自觉在村里十分体面,大哥也算是年少有为了,在人家眼里,咱们还比不上人家传了几代的三等奴才呢!”
所谓根基如此。
蒋玉菡原先还在笑,听闻诧异道:“两家人如何够呢?”
蒋玉菡点了点头,道:“奶奶和姐姐放心,我买来后还教了半个月的规矩,挑剩的几家我留着使唤。”扬声叫赵婶。
男女都在二十六七到三十上下,孩子都是七八岁乃至十岁左右。
琳琅抱着放在膝盖上的梅兰竹菊瓷手炉,并不言语,先看着他们走进来的姿势,再看形容手脚,转头问蒋玉菡道:“他们都会做些什么?”
琳琅微微颔首。
琳琅见他们一家三口面色黝黑,颇有几分精明相,想来也是,能以哑巴之身脱颖而出让蒋玉菡赞叹,绝不简单,但眼神清明,举止稳重。再与其他人一比,琳琅便相中了这一家。
一算共计七十五两银子,杨奶奶一怔,咋舌道:“这么贵?咱家银子不够呢!”
杨奶奶犹未说话,杨海忽道:“不用你的钱,你的钱给孩子留着。家里的钱如不够,就把前儿猎来的那两张狼皮卖了。”
琳琅无奈,只得道:“咱们家钱够呢,那狼皮我还想给奶奶做条褥子。”
琳琅起身去卧室,出来时捧着一个小匣子,把一个多月前杨奶奶给她的六十三两七钱银子都拿了出来,又从自己的压箱钱里取出一锭十两重的银锭和一块二两重的银子,推给蒋玉菡,道:“七十五两银子都在这儿,把卖身契给我。”
琳琅仔细看过,回身递给杨奶奶,杨奶奶和杨海看罢,她才收进自己随身的匣子里。
琳琅看着眼前七个人,微笑道:“明儿你们随我们家去,然后我们去西山大营,你们跟着。今后,你们好生做活,管吃管住,一年四季衣裳,一季两套,月月也有钱。奶奶,你看发他们多少钱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