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河北级”四条战舰的作用,将逐步转变为担当战巡的位置。在四台主机全部配齐之后,超过30节的航速足以碾压一切。
\n
虽然就舰体强度和设计而言,这款战舰完全可以升级成356mm的主炮。杨浩却觉得那实在太积累了,不上不下的,不如不要。
\n
规划如此做出来,毫无疑问作为主力战列舰的型号,必须进一步升级。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在造舰竞争中始终领先洋鬼子们一步,在去年开始设计并开工建造的“广西级战列舰”,便成了担纲这一重任的主要角色。
\n
乙位面中国海军主力舰艇的设计建造是有体系的,按其主炮塔设计和舰体结构来分,可粗略的分成三联装三炮塔、三联装四炮塔两大类。
\n
三联装三炮塔结构,在本世界五十年的战争中。被证明是结构最为合理、性价比最高的一种。它既有三座九门主炮,保证了对单向或者双向打击时的弹药投放密度与效率。又能尽量的节约排水量,尽可能的加厚局部装甲,来达成相对均衡的抗打击能力。
\n
同时,三炮塔带来的舰体宽度,又保证了下层动力系统的部署,四主机四推进器的结构满足了大动力、高效率、高生存能力的种种要求。而作为巅峰的美国“衣阿华”和日本“大和”两级战列舰,似乎都证明这套说法是正确的。
\n
中国没有自己建造战列舰的经验,哪怕纠集本世界遍及各地的高手一起努力,终究比不上二战之前那些积累数十年,身在当时环境条件下的大师们更懂。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抄袭模仿。
\n
于是就有了第一艘“天津号”重巡舰,继而在其基础上放大成为了“河北级”战列舰。
\n
那么是不是按照这一系统一条道走到黑就可以满足了捏?很显然杨浩不那么看,作为标准的多炮塔主义者,在拥有掺和一个时空军事变革的机会时,他绝对不会放过满足自己喜好需要的可能。
\n
三座炮塔就够了吗?那还是太少了!前二后一背负式的结构就完美吗?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