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类伪学者为儒宗,儒家成了帝王的光鲜脸皮。王莽搞谶纬变本加厉,光武“从善如流”更加推行,皇帝变成了神。连最昏庸的孝灵帝尚要勘定六经,别的他不知道,就知道以官家学术桎梏人心,要保住他那张位子!这岂是儒家本意?
孔夫子言:“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孔夫子也未必非以周礼为尊,不过是周礼临近可证,若夏礼、殷礼流传不衰可正世道,又有何不可?古之儒者,执著而不失变通,仁爱而不无刚骨。国家以何种法则治理本无所谓,重要的是使天下安、使百姓安。若一味把某种思想当做自己独霸天下的挡箭牌,还口口声声为百姓、为社稷,那就是独夫民贼!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人事为本,天道为末。
至于以世家豪门垄断朝堂,虽属无奈,但这也是帝王保住其位的办法。毕竟以所谓经义起家之人还算是自己人,他们固然会侵凌帝王利益,欺压良善给朝廷招怨,但他们终是一起压抑芸芸众生的。虽说秦汉行郡县已久,但从古至今朝廷的政令都只能推行到县一级,至于乡野村庄以下,那就不知究竟是谁的天下啦!
先朝风谣有云“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可天底下有几个范滂、岑晊那样的良士?朝廷若不扼制这些郡望豪门,只怕日后地方行政法度的实权都要渐落他们之手了。下有乡绅土豪,上有郡望之家,结果士族豪门不问贤愚屡任显职,官位代代传,门生故吏结党营私遍布朝野——周天子时代结束了,诸侯、贵族的时代也过去了,又该这群垄断朝纲的士族官官相护把持天下了。不过别高兴得太早,官官相护,还有官官相害呢!高官大族也是各怀异心,争权夺势你死我活。成者高高在上,败者则被冠以社稷罪人的帽子推翻在地,其实不论站着的还是倒下的,皆一路货色。叔孙穆子有云“世禄也,非不朽也”,早晚也有走上绝路那一天……
国家是什么?在我看来国家就像一锅粥,粥的主人是皇帝,仕途之人便是帮皇帝熬这锅粥的人,大家看着火,但总有人嘴馋要偷喝。刚开始旁人看见了要指责,时间长了再有人偷,看见全当没看见,谁也不愿为口粥得罪同僚;再往后你偷我也偷,谁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1页 / 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