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前阕大叹行军之苦、后阕高歌神仙之事,悲凉之音萦绕山谷,对军心士气的影响未必是好。
不过魏公有诗,大家还得捧。王粲绞尽脑汁琢磨半晌,才赞道:“诗中所云‘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这几句实是神来之笔。主公念及天下苍生、黎民疾苦,终不慕神仙遨游之事,可亲可敬。”嘴上虽这么说,心下却暗暗忐忑——曹孟德自诩不信天命,如今却歌神仙之事,岂不自相矛盾?人老了果真变脾气啊!
曹操却没想那么多,只搪塞了两句,便扭头瞧着孔桂:“还没有皇甫隆的回信?究竟怎么回事?”
孔桂当初不过信口一提哄他宽心,谁知皇甫隆如今还在不在世,即便在世战乱纷纷迁居何处都不知道,杨秋把信往哪儿送?可曹操偏就当真了,三天两头问这事,挤对得孔桂胡说八道:“再等等,昔日周文王为聘吕望亲自牵马,您虽不敢比周文王,比周公总有富余,再耐心等等吧。”说着话偷偷向王粲挤眉弄眼。
王粲早料到其中奥妙,也颇不喜孔桂媚上太过,故意装看不见,硬是不插一言,急得孔桂龇牙咧嘴。曹操厉声训斥:“你这小子就知拣好听的说,信口雌黄全无半分实情。若再敢欺瞒孤,看我不把你剥皮抽筋!”其实也无怪他气大,自那晚之后他左手麻木的毛病一直没好。不过曹操脑子很清楚,这样的隐疾绝不能对任何人说,倘若传扬出去,不但有碍军心,只怕邺城文武各寻出路,二子之争更抑制不住啦!
曹操正斥责孔桂,杜袭忽然手指前方:“主公请看,我军又开始进攻了。”曹军车轮进攻日以继夜,顶多间歇半个时辰又会上阵,这就是人多的好处,十几万军队与两万敌人交战,轮换上阵早晚把张卫累垮。
杀声阵阵旌旗摇摆,一支五千人部队奔阳平关以北的山麓而去。曹操依稀看见一面“赵”字战旗,料想必是赵昂出战了——韦康死后雍州部属对抗马、韩的战斗中赵昂、杨阜立功最大,尤其赵昂,他儿子被马超掳去为人质,他依然不为所动,与妻子王氏一同上阵,在冀城鏖战马超三十余日,终于等来夏侯渊的援军。当然,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只因雍州诸将屠戮马超满门,反之自己家眷也被屠杀。赵昂之子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