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府,也只是短暂地陷入混乱,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流民潮。
因此松州商路一直是畅通无阻,至今灭霸帮仍在州内各府县往来送货。
每年开春后,钟会他们轮流北上辽东,与鹰哥碰上一面,再带回来大量皮毛与药材。
而南边,唯有江南淮忻两地商路还能通行,但江南如今盗匪横行,一般的小商队都不敢走淮忻两地。
宋芫那几家作坊的生意不可避免地受了一些影响,尤其酱料坊,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最好这一口酱,以往每次经过云山县,都会捎上几坛带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商路受阻后,酱料坊生意便一直不温不火。
好在酱料坊规模不大,本地消耗不了的,就托灭霸帮运往附近府县售卖,倒也能勉强维持。
宋芫思考过后,还是决定维持酱料坊现有的规模,不再继续扩大生产,且还拨了个管事过去,接任魏陶儿的职位。
至于魏陶儿,以他的能耐不适合再留在酱料坊,宋芫便将他留在身边当助手。
春耕这段时间,魏陶儿陪着他跑遍了各个田庄。
魏陶儿也是在村里长大的,对农事并不陌生,是种麦还是种稻,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且他算账算得快,惠王府的那些管事们送上来的账本,哪里开支不对,他一眼就能瞧出来。
别看这些管事们表面上老老实实,但到底都是些老油条,偶尔会在账本上动点小心思,想着中饱私囊。
只要不太过分,宋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这些管事是惠王府上的,宋芫能处理一个两个,却没办法把所有人都换掉。
若是全部换掉了,他上哪里找那么多会管理又会算账的管事?
且不说这些田庄终归还是小石榴的,宋芫只不过是帮忙打理,若将惠王府的管事全都换成自己的人,即便小石榴没有意见,那詹清越只怕背地里不知要揣测他多少回。
是以,宋芫对田庄的账目是不胜其烦。
这不,魏陶儿一来,宋芫便像甩包袱一样,将查账的重任交给了他,自己只需不定时抽查账本就行。
如此一来,倒是轻松了不少。
被委以重任的魏陶儿,甭提多上心了。
每日早出晚归,穿梭在各个田庄之间,账本被他翻得哗哗作响。
他那副认真严谨的模样,让那些心怀鬼胎的管事们胆战心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