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带她,等日后无论是去北疆从军,或是接任爹的职位,都随她挑。”
对,差点忘了,他家如今是军户,按照大晋律法,军户子弟必须有一人从军继承父职。
宋争渡要走科举之路,宋晚舟那三脚猫功夫,哪上得了战场。
那就只有宋芫或者皎皎了。
宋芫自己肯定是不行的,他连马都骑不好,更别说上阵杀敌了。
所以最适合的人选,非宋皎皎莫属。
“暗一?”宋芫有些犹豫,“会不会太危险了?”
暗一可是舒长钰手下最得力的干将,负责的都是些刀尖上舔血的活计。
让皎皎跟着暗一,那不是往火坑里推吗?
舒长钰道:“放心,暗一自有分寸。况且...”
他顿了顿:“皎皎若真想走这条路,迟早要见血。”
宋芫抿了抿唇,没再说什么。
他知道舒长钰说得对,战场不是儿戏,若皎皎真有此志向,就该尽早适应。
只是作为兄长,难免会心疼。
宋芫叹气道:“再等等吧,现在皎皎才八岁,过两年再大些,能自己拿主意了,再让他决定要不要走从军这条路。”
舒长钰并无异议。
虽然在他看来宋皎皎的心智远超同龄人,已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且年纪越小越容易培养,无需再等两年。
但,永远别小看了一个兄长护妹的心。
是以,舒长钰很识趣的没有选择开口。
“好了。”宋芫将最后一缕发丝束好,拍了拍舒长钰的肩膀,“吃饭去,我饿了。”
他转身欲走,却被舒长钰一把拉住了手腕。
“不急。”舒长钰抬眸看他,眼底藏着几分欲色,“先陪我说会儿话。”
这一“陪”,就陪到日影西斜。
连午饭都是仆人送进来的。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田庄里,新一季的春耕已经开始。
有了去年的经验,农户们对种植土豆和红薯更加得心应手。
都不用管事督促,大家便自发按去年的法子忙活开了。
开了春,几间作坊也逐渐忙碌起来。
近几年,随着各地战事频发,常来往南北的行商们没了踪影,就连约好去年开春就来赵商人因冀州沦陷,商路受阻,迟迟未现。
幸好松州这边太平无事,即便是连遭福王侵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