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马迪是个倒霉蛋,年轻时作为印第安人被狠狠整,老了之后族人被杀得差不多了,又被作为族群文化多样性,被“像珍稀动物那样”圈养起来。
这个老头子道:“余先生,我多希望你是一个美国人,这样在我走之后,我们印第安人就不会迷失方向。你的文字能让我们团结起来,你是天然的意见领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余切安慰他:“印第安人会诞生自己的作家的。”
这个老头摇头道:“难,难……”
余切说:“我相信你将来会看到很多印第安作家的,只要印第安人看我的书,我就会和印第安人站在一起。”
莫马迪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余切并非全知全能,莫马迪这个人对他来说太陌生了,他私下里找人问“这个莫马迪到底是谁?”
有人告诉他:“莫马迪是印第安人现在的精神领袖,他就是印第安人的李白,大文豪。”
对印第安人来说,莫马迪是个天王巨星一般的大人物,他开启了美国原住民文艺复兴运动,没有他就没有印第安文学。
就以获奖数量来说,他比当前的余切还要厉害得多,美国诗人学会奖、普利策奖等等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每一个印第安人,都会看到他的。没有他,印第安人等同于在文学上灭亡了。印第安人不会说自己的语言,也不会写自己的文字。”一个大学教授告诉余切。
余切恍然大悟。
又是个本地的天王巨星,西方中心论的世界下就是这样,无论是泰国、马来西亚、还是印第安土着……只要你进入不了西方视线,甭管你写的多好,你都属于“查无此人”的状态。
他对这种事情感到愤慨,所以在镜头前悄悄说:“我希望四十年后,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莫马迪是个厉害的人,但他的诉求无法被人知道。”
木青忍不住问他:“那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作家们,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最起码,我们中国作家怎么办?”
“答案就在我们的纪录片名字上。”余切说。
个别人的境遇,还真是可以靠天赋来开挂的;但是群体性的境遇,只能这一群人都来努力。
莫马迪是个印第安血统的独苗,印第安文学现在后继无人——不然怎么会出来一个德国大白妞宣称自己是印第安后裔?
“印第安人为什么不愿写?”余切感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