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三苗的居住地域,大致在今天的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一带。这些地方属于长江中游,堪称鱼米之乡。但人心不足蛇吞象,三苗集团历任首领,更希望把中原收入囊中。
史书上,也把三苗部落联盟称为苗蛮集团,也称为有苗。从三皇五帝时期,到大禹接受禅让,南方部族被称为三苗。到了东周初年即春秋时期,开始称南方的三苗部族为蛮或南蛮。
经过数年准备,大禹亲率水陆大军,准备南征三苗。为了名正言顺,大禹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并且历数三苗的种种罪恶。为了鼓舞士气,行前,大禹亲作《禹誓》,晓谕全军将士。
众位诸侯,请共同听从我的命令!有少数的三苗人,利令智昏、无法无天,对天地不恭敬。妄自尊大,恣意妄为。正人君子被排挤,奸佞小人获重用。苛捐杂税,使百姓难以为继。如今我继承尧帝、舜帝的遗志,替天行道,讨伐无道,望诸位齐心协力!
在《禹誓》的鼓舞下,征伐大军抵达三苗地域。大禹采用水陆并进的方式,分割包围了三苗的有生力量。缓过神来的三苗首领,立即组织部众反击。面对训练有素的华夏将士,三苗各个部落在其首领率领下,与大禹率领的华夏将士,进行了70天大战。
大禹一马当先,亲自冲锋陷阵。随着一阵阵的战鼓声,华夏将士越战越勇。三苗逐渐显出颓势,开始溃散、溃逃。大禹抓住机会,追杀逃散的三苗部众。在离三苗首领几十步的地方,大禹弯弓搭箭,一箭射死了三苗首领。群龙无首,三苗人四散奔逃。
那些来不及溃逃的,纷纷放下武器,跪倒在大禹面前。大禹对这些三苗人予以安慰,但收缴了三苗人的兵器。剩下的三苗男女老少,见大禹并没有滥杀无辜,而是善待三苗人,纷纷归降。
大禹留下一些将士,对三苗地区进行有效管理。从此以后,从黄帝时起危害华夏几百年的三苗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那些逃往别处的三苗人,听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