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曾经占据过中原,三苗人何尝不想。三苗人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中原地区非常羡慕,其首领多次侵扰中原,让华夏联盟不胜其烦。隐忍了上百年的华夏人,到了尧帝时终于忍无可忍。
为了攻伐三苗,也为了锻炼自己的长子丹朱,尧帝派遣丹朱攻打三苗。丹朱虽然没有能够继承尧帝的大位,但死后被追认为丹朱帝。足见丹朱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有作为的人。
丹朱率领华夏军队,在丹水流域和三苗人交战。丹朱恩威并施,采用剿灭与安抚相结合的办法。三苗人不是对手,一些三苗人投降了丹朱。为了加强对丹水流域的管理,尧帝把丹朱封在丹水流域。这也是后世史学家,称尧帝长子为丹朱的原因。
尧帝把大位禅让给虞舜,虞舜被称为舜帝。面对蠢蠢欲动的三苗集团,舜帝一方面派遣军队攻打,使其众多部落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另一方面,舜帝还把一部分三苗人,移居到三危山。
后来在华夏西北,出现了一个叫氐的民族。这个氐族,很可能是三苗人的后裔。经过尧帝、舜帝打击,南方的三苗势力虽然有所削弱,但三苗人对华夏联盟的打压非常反感,于是不断反抗。
自古以来的中国人,讲究师出有名。从尧帝到舜帝,每一次对三苗的讨伐,都是在三苗内部混乱,争权夺利之际,趁虚而入。为了名正言顺,尧帝、舜帝都曾经以三苗人不敬畏天地,对百姓横征暴敛,道德沦丧,违背和华夏联盟的盟约等理由,进行讨伐。
但意志和毅力坚强的三苗人,总是像一块息壤一样。失败了爬起来,继续发展生产,不断壮大实力,以便再次与华夏联盟较量。讨伐三苗,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比攻打蚩尤费时费力多了。
三苗对华夏的危害,从三皇五帝一直延续到大禹建立夏朝前。洗刷了父亲耻辱,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有着远比尧帝、舜帝更加宏伟的远大志向。为了一统华夏,建立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大禹决定亲征三苗,以绝后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