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一直都是那些小型IC设计公司要面对的巨大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英豪刚刚开始切入代工领域,产能并不饱和,而且现在大一点的半导体厂商,往往都有自己的生产线,因此英豪起步的客户拓展方向,就放在了这些小型IC设计公司身上,用更高效贴心的流片服务,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客户。
虽然英豪的晶圆代工业务规模暂时还不大,但其实已经走上了正轨。
英豪一共接收INEL七座工厂,去年的时候已经改造了四个,而今年剩下三个工厂的改造也已经开始了,其中两个将继续改造成代工厂,另一个则是进行一下设备升级,继续作为DRAM工厂,去生产那种价格比较高昂的小批量产品。
这些小型IC设计公司,其实都是潜在的长期客户,暂时能够贡献的业务收入是比较有限,想要把晶圆代工真的做起来,还是需要有大客户。
上半年,英豪半导体业务部的许多技术高管,就已经在频繁的出差,拜访那些灯塔的半导体公司的老朋友,去争取业务。
英豪的这些高管,原本都是在灯塔半导体产业里工作了多年的,都有自己很丰富的人脉,开拓起业务来,是很有便利性的。
陈兵可不会去搞什么全员营销的骚操作,这些高管的核心工作还是在技术上,去拜访客户的时候,也都是专业的销售人员在陪同的,只需要这些技术高管帮忙搭上人脉,后续自会有专业的人员跟进。
这种技术高管的业务推销活动,成了有奖金,没成也不会有任何的埋怨和处罚,而且并不用这些技术人员费太多的心思,自然是很受这些技术人员的欢迎,不少人一旦空闲下来,就会很积极的联络以前的人脉,尝试下赚取这种奖金。
而虞博士、赵建康这样的真正半导体事业部领导人,也在营销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以英豪的名义,挨家去拜访II、摩托罗拉甚至IBM等大客户,在更高的层面去推动晶圆代工业务的合作。
英豪在半导体领域扩张的很迅猛,但英豪与这些灯塔的半导体大厂,其实关系一直不错,都有很多合作在展开,虽然在有些小的领域存在一些竞争,但并没有过严重的市场冲突。
这是陈兵有意布局的结果。
英豪的半导体布局,与大部分半导体公司的发展路径是完全不同的。
灯塔的大部分半导体公司,在布局往往都是先选择规模足够大的市场,然后开发设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