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来源。
不少人在帮英豪吹牛的时候,都会加一句,我的XXX亲戚朋友,就在英豪的办事处工作,这个办事处就在XXX地址,我还能骗你?不信你自己去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发一个招聘广告,还能造成如此强劲的品牌宣传效果,不止陈兵没有想到,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
而陈兵也是多年之后,回看这段历史,才真正意识到,正是这次的大规模招聘广告投放,将英豪送上了内地第一知名品牌的宝座,给英豪在内地业务的展开,铸就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种民间舆情的自发发酵之下,英豪的招聘广告投放之后,很快就有大量的应聘简历,如雪花一般飞来。
在内地,80年代的普遍认知之中,原本各种体制内的公家单位,地位是最高的。哪怕收入不高,但却有身份、有牌面。
按照这个惯性,即使英豪是挂着港资企业的名头,原本也不会有这么大吸引力。
但这次公开招聘,直接拉高了英豪的企业形象。许多人都开始认为,能到英豪工作,地位比在公家单位还要高。
而且英豪给出待遇,即使是那些仍然有些顽固不化,坚持认为公家单位更好的人,也不得不感叹一句“真香”。
几乎所有自认能够符合英豪招聘条件的人,如果开始与家人朋友商量,是否应该投简历试试的时候,几乎都不会再遇到反对的声音。
这就使得投递到英豪的简历数量,远远超过陈兵之前最乐观的预期。
这么多简历,要处理起来,还是需要非常巨大的工作量的。只能先把简历初选任务,交给下面的工作人员,先筛选一遍,再安排进行面谈。
这些工作,暂时还用不着陈兵自己去插手。
英豪的真正面试工作还没有开始,但在招聘广告舆情发酵之下,很快就有人坐不住了,赶到了特区来拜访陈兵。
来的这位,是教育口的一位副巡抚,他在英豪招聘广告一发出的时候,就直接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而随着舆情的发酵,他再也无法在办公室安坐,赶紧来到特区。
内地在77年开始恢复高考,之后的几年,其实一直都在投入资源,加强高校的建设。
这几年,内地新组建了不少的高校,而原本已经存在的高校,也在快速的增加院系的设置。
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兴建基础设施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扩充师资队伍。
原本的历史上,这一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