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平和李世豪,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在过去几年,为陈兵提供了很好的羽翼保护,也提供了很多支持,很好的辅助了陈兵,完成了织锦的工作。
至于徐天风,就更是陈兵意料之外的惊喜。英豪的产品门类众多,生产管理的难度,怎么可能会低?
但英豪只是在创业的初期,因为没有自己的生产能力,才不得不采用了一段代工生产的形式。
但自从徐天风带着徐氏电子加入英豪之后,他和他手下的团队,就完全担负起了英豪的生产管理重任。
三年来,英豪收入高速增长的背后,也是各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制造过程。
徐天风别看平常的存在感似乎不高,但却把英豪麾下的工厂管理的井井有条,使得英豪的收入增长毫无阻滞。
这样能够帮陈兵承担起巨大压力的帮手,在陈兵的心目之中,怎么可能是可有可无的挂件哪?这才是陈兵早就认定的左膀右臂式人物。
这种重要的帮手,外界不了解英豪的情况,有些质疑也就罢了,但陈兵却绝不会允许英豪的内地,也有这种质疑的声音。
在陈兵看来,搞生产管理和扎马步有些象,普通人和很容易扎的像模像样。但如果需要把马步扎稳,一直扎着,普通人就不行了,这需要真功夫。
陈兵有重生者的优势,在产品方向选择上、技术研发路线上,就可以减少很多的试错成本,加上技术领先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回报,所以英豪公司的赚钱能力,陈兵是丝毫不担心的。
因此陈兵在英豪内部,很少去画什么大饼,对员工进行什么PUA,而是更愿意实实在在用钱去砸,去聚拢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英豪在销售方面,一直都是有非常明确的提成规则的;而在研发方面,陈兵也一直在不惜重金,投入研发条件,挖角技术人才。
到了生产方面,陈兵自然也不会去搞什么剥削压榨,而是一直是以更高的待遇,在刺激员工认真工作。
徐天风是英豪整个生产管理团队的最高负责人,也是这一系人员的代表,陈兵就是要通过对徐天风不遗余力的公开支持,来表达他对生产管理的重视。
陈兵一直有意,把英豪的生产体系继续进行提升。甚至尝试去取代台积电、富士康这些企业的行业地位。
有这个目标在前面,别说现在只给徐天风千分之五的股份。
将来通过股权激励,陈兵还会一步一步,继续给予徐天风和他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